點教育》做或不做?偏鄉教師實施「課立優」的困境

2021-11-29 05:50

? 人氣

老師 教師 上課 教室(Tra Nguyen@unsplash)
國外的文獻也提到,「課立優」常為人詬病在於施行時有「選樣偏差」(selection effect),即學生大多是英文程度本來就比較好且家庭社經背景佳。示意圖。(Tra Nguyen@unsplash)

教育部近幾年開始於暑期開辦中小學教師雙語學分班,提升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但許多報名增能的教師卻仍是英語科教師。不同於沒有升學壓力的國小階段,臺灣的國中有升學壓力,故老師只敢在藝能科(非考科)推動「課立優」教學。就一位在偏鄉教英語的老師而言,偏鄉國中現在對於雙語教學還是很陌生,因為學生英語普遍程度不好。國三學生裡很多“I am, you are”這些都會搞錯。程度不好的學生再用英語學習學科,只會摧毀他們的學科學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悲的是,教育政策經常被政治人物和所謂的「專家」亂指揮。現場老師比較擔心的是每年會考英文考不好,學校被教育局列管的事情,但是各縣市政府現在都急著要雙語的業績。例如,政府補助的雙語教育計畫若沒多少學校要申請,教育局承辦人員就打電話給校長,暗示和施壓同時並進,要求務必達到每校都有雙語計畫的目標。但其實學校已經有很多上級交辦的例行性計畫要執行,因此有些老師會以已有其他性質相同的計畫或活動來回絕教育局。

又例如,在一次相關會議中,南部某一市教育局就宣布要辦理偏鄉雙語社團,然外籍師資卻要自己找。當場就有老師提問:「為何教育局不要共聘就好?」教育局卻回說很難聘,讓各校自己找;承辦人還說:「只要是外國人,能教即可。」與會教師聽了心情頓時都沉重起來,現場老師感慨教育局真是為了辦理雙語教育政策而辦理。既然教育局在市區都難聘到外師,何況偏遠學校呢?

面對2030年我國國家雙語教育政策實踐的目標,教育官員在乎的是政績。但雙語教學很大的根基還是要學生的基本英語能力的提升,因英語非學生的母語或族語,身為偏鄉英語老師關注的是,如何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機,以及如何奠定英語能力的根基。雖然政府有高端政策,在第一線現場的底端教師面對諸多困惑,仍然不得不就所在的教學場域,努力謀劃對學生最好的因應對策。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