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惠敏專文:租界與革命─香港歷史碎片的追憶

2021-11-03 05:50

? 人氣

2021年9月,香港大抓捕,港警全面鎮壓支聯會與六四紀念館(AP)

2021年9月,香港大抓捕,港警全面鎮壓支聯會與六四紀念館(AP)

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更大毀壞就要到來 ——張愛玲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汪政權時期,張愛玲在上海寫小説而一舉成名,當時著名的文藝評論家傅雷曾以「迅雨」筆名,寫文章規勸她最好「韜光養晦」,等到「河清海晏」之後再出來發光發熱。可是篤信「成名要趁早」的張愛玲並不領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陸易手後,張愛玲曾在上海待過一段短時間,也應上海宣傳部長夏衍之邀,參加了上海第一屆文藝代表大會。張愛玲身穿深灰色旗袍,夾在幾百位穿列寧裝的作家同志之間,顯得相當突兀。她也嘗試過寫「無產階級」的故事,寫了長篇小説《十八春》和「舊社會」的婢女《小艾》,但并不成功。對那種講典型、套公式的社會主義新文學手法,她唯一的感覺是格格不入,無所適從。

借著小説人物,張愛玲倒是敏銳的觀察到:「政治決定一切。你不管政治,政治要找上你。」

 憑著小說家的直覺,她很快感到氣氛不對勁,意識到她所熟悉的舊世界,她所瞭解的文明,「不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更大毀壞就要到來。所以她設法出走,有驚無險地去到了香港。

當初勸她在汪政權之下「韜光養晦」,等待「河清海晏」的傅雷,解放后反而沒有張愛玲那麽幸運。在經歷了反右、文革的一連串羞辱折磨后,傅雷與妻子一起在上海家中自殺身亡。

張愛玲。
大陸易幟,作家張愛玲早早就預示更大的毀壞即將到來。

革命志士的庇護所

在中國近代史上,租界曾是革命志士的庇護所。

鴉片戰爭之後,一位上海和香港洋行的買辦王韜,根據歐游觀察所見,著書立説,倡言變法。他强調,船堅炮利只是西洋的皮毛,應該學的是船堅炮利背後的一套法律和憲政制度。他的著作《弢園文錄外編》在上海租界和香港大行其道,在中國内地卻是一本禁書。另一位上海洋行買辦鄭觀應出版了《盛世危言》,力陳變法維新應從制度著手。他認爲中國人應取法英國的君主立憲,有議院則民志可伸,「無議院則君民之間,勢多隔閡,志必乖違。」王韜、鄭觀應的書在香港大行其道的時候,有一個醫科學生孫逸仙深受影響。孫北去上海,會見了他所仰慕的這兩位洋行買辦,孕育了他心中振興中華的革命大業。

共產革命萌芽時期的一個學生組織「新民學會」會員蕭三曾回憶,鄭觀應的《盛世危言》也是少年毛澤東愛讀的一本書。

這就顯示出租界與革命的關聯了,因爲言論和出版自由只有在租界的蔭庇下才能存在

不但如此,在清朝時期,國民黨的志士必須在租界内集會,密謀推翻滿清。在軍閥統治和國民黨時代,共產黨的志士也必須在租界内集會,密謀起義奪權。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上海法租界内舉行的,擔任會議主席的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張國燾。不僅政黨的會議必須在租界舉行,就是學生運動的集會,也須在租界召開。五四時期天津學生聯合會由周恩來、鄧穎超領導的核心組織「覺悟社」,一九二零年一月三日在「維斯理堂」地下室開秘密會議時,成員還特別説明會議地點是在法租界内,「因當時中國地區已戒嚴,愛國運動被鎮壓,毫無自由。」自由誠可貴,但自由只能在租界裏找到。這是因爲中國巡警不得進入租界,中國法院的判決,在租界内無法執行,因而才保存了中國革命的種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