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元溥專欄:江蕙該去歌劇院演唱嗎?

2015-01-06 05:45

? 人氣

江蕙宣布2015巡迴演唱會後要「封麥」,歌迷震動,不過,台中市長林佳龍考量台中歌劇院的發展不能以是否適合江蕙辦演唱會為標準。(取自江蕙官方臉書)

江蕙宣布2015巡迴演唱會後要「封麥」,歌迷震動,不過,台中市長林佳龍考量台中歌劇院的發展不能以是否適合江蕙辦演唱會為標準。(取自江蕙官方臉書)

江蕙急流勇退,宣布退出歌壇,消息一出國人同感震驚,祝福之外更是不捨。但這十六場告別演唱會在何處舉辦,也成為政治人物的話題。根據聯合報報導,由於主辦單位未考慮在台中舉辦演唱會,(台中市長)林佳龍表示,台中國家歌劇院最大場地只有2000個座位,與一般往往上萬人的演唱會有差距,目前也欠缺多功能的設計。市府會重新檢討,向文化部爭取補助經費,希望讓歌劇院具備多功能用途。」

若此報導無誤,那這恐怕是比江蕙退出歌壇還要令人心驚的消息。由於此番宣示邏輯幽微難明,筆者必須從下列三段分項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中歌劇院與國際歌劇院相比,不可謂「小」。取自胡志強臉書)


首先,歌劇院應該多大?這自然沒有一定。倫敦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共2268個座位,莫斯科大劇院(Bolshoi Theatre)約2200個座位,巴黎嘉尼葉歌劇院(Palais Garnier)1970個座位,巴士底歌劇院(Opéra Bastille)2700個座位,米蘭史卡拉(La Scala)歌劇院約2800個座位,阿根廷科隆大劇院(Teatro Colón)2487個座位,至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則以3800個座位傲視群倫。但無論大小,上述歌劇院都是樂迷心中的歌劇聖殿,也是「常態演出歌劇」(或包括芭蕾),具有悠久演出歷史與文化的歌劇院。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有外殼但無歌劇製作團隊,並非常態演出的歌劇院,能有2014個座位,以台中的賞樂賞劇人口而言已頗為足夠。衡量台北國家戲劇院不過1524席,國家音樂廳2064席,台中大都會歌劇院絕對「夠大」,至少不會不足。

其次,歌劇院該用來舉辦江蕙的演唱會嗎?音樂廳與歌劇院不是不能演出「非古典」作品。以倫敦為例,英國皇家歌劇院和倫敦南岸中心的皇家節慶廰(Royal Festival Hall),都可做為影展頒獎之用,後者更常態舉辦流行與爵士音樂會。如果演出者能夠吸引超過四千人以上的觀眾,那麼倫敦還有極其巨大的皇家亞伯特廳(Royal Albert Hall)可供使用,雖然聲響效果與精緻度必然打折扣。倘若演出者還能吸引更多觀眾,如瑪丹娜或江蕙等不朽歌姬,主辦單位當然選擇萬人以上的場館。萬人場館有萬人場館所需求的聲光效果,考量本來就和一般室內場館不同。台中缺乏專業萬人場館是事實(此處不計八千人的戶外圓滿劇場),但把歌劇院和萬人場館相提並論,如此思考顯然相當特別。

然而最最特別的,或許仍屬林市長因為非常態性的萬人演唱會需求,而認為台中需要「向文化部爭取補助經費,希望讓歌劇院具備多功能用途」。林市長應該清楚,台中已經有「中興堂」和「中山堂」這兩個「多功能」場館。但對戲劇表演而言,此二場館舞台機動縱深不足;對音樂演出而言,音響效果實在不佳。樣樣都有就是樣樣都差,「多功能」的意思就是「沒功能」。

然而,大都會歌劇院之所以不是另一個「中興堂」或「中山堂」,就在於為了滿足歌劇演出「必須兼顧音樂與戲劇」的需求,歌劇院本質就是「多功能」,而且是得「樣樣皆好」的多功能。做為演出場館,歌劇院本來就可供歌劇、音樂會、舞蹈,甚至頒獎典禮之用,並非只能演歌劇。林市長希望大都會歌劇院還要「具備多功能用途」,思路實在令人費解。畢竟就算是瑞士刀、電鍋或微波爐,都不可能無限制增加功能。但無論歌劇院還可能增加什麼功能,都應先鞏固原有設計中的功能。據報導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其實「尚未完工」,還有二期主體工程和三期設備工程,之前「試營運」的諸多演出,其音響效果也多為聽眾詬病。對任何「以專業演出為目的」的場館,音響絕對是首要考量。既然如此,目前當務之急自然是「完工」並且「改善音響效果」。大都會歌劇院若不能改善音響效果,將無法持續吸引聽眾,最後恐將面臨淪為蚊子館的窘境。如何讓台中新地標內外皆美,讓台中有國內一流的表演場館,現任市長責無旁貸。

江蕙告別演唱會全台不過十六場,就算能到台中演出,大概也只佔三、四場,但劇院運作與經營卻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且年復一年的責任。選舉已經結束,希望林市長能夠真正用心建設大台中,以理智思考為市民擘劃美好未來。

*作者為知名樂評人、主持人、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