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還是往清零的道路走吧

2021-07-31 06:00

? 人氣

雖然疫苗覆蓋率提升,新冠疫情卻未必會因此不再爆發。(資料照,柯承惠攝)

雖然疫苗覆蓋率提升,新冠疫情卻未必會因此不再爆發。(資料照,柯承惠攝)

印象中,筆者在n天前的投書有寫到,這次的新冠疫情最終還是要靠「藥物」。當然,筆者不是否定疫苗的功用,但是一來是有專家所謂的「突破性感染」、二來是全球化的影響讓疫情很難單靠疫苗來控制、第三是英國的實證,英國的施打率夠高了吧,但現在呢?還是一直爆啊,當然,一如醫師所言,英國雖然還在爆,但因為有打疫苗,所以其重症及死亡率極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在治療藥物出世之前,我們就面臨一個最大的抉擇,「我們要走英國的道路嗎?」

走英國模式小心「政治後座力」

醫療專業上,筆者無法提供意見,同時筆者也會遵守指揮中心的決定。然而,就一個看了3次政黨輪替的死老百姓來說,只能小小的提醒政府,小心「政治後座力」!

就算我們的疫苗施打率達到7成、8成,但如果也是像英國那樣,還是有疫情,雖然明明重症和死亡率都是極低,但請相信筆者,在野黨還是會操作這份恐懼的。然而,這也不全然能怪在野黨,畢竟這就是政黨政治的現況。

2021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英國即將解封,影響全球關注。(AP)
儘管疫情嚴苛,英國仍堅持解封,後續效應全球關注中。(資料照,美聯社)

不過,如果政府、指揮中心真得決定要走英國的道路,那筆者到有一個小小的建議。還記得不久前,以色列到處找人談,希望能交換她手上那批即期的BNT疫苗,當時,筆者就在想,我們應該找以色列談談的,雖然當下我們沒有未來的BNT可以還,但可以談看看能否直接用錢買啊。若是能買成,不也能加速疫苗的施打率?

美國施打率趨緩,先跟美國調莫德納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如新聞所報,美國是疫苗多到爆,同時又因為美國的國情,讓美國有一大群人不喜歡打疫苗,因此,筆者日前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指美國的疫苗施打速度已開始趨緩。

所以,筆者覺得或許我們可以和美國談談,希望美國將其手上的莫德納(Moderna)現貨先調部份給我們施打,而等日後我們訂購的莫德納出廠後,再還給美國,就算要付些費用,應該也沒關係。若真得談成,那我們日前施打莫德納的長者就不必等上8到12周了,說不定一個月後就可以打上第二劑了。

2021年3月,美國紐約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AP)
美國紐約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美國的接種率成長已經趨緩。(資料照,美聯社)

再者,AZ。看能否請日本,適時且在不影響日本援助他國的情況下,調撥一部份AZ給我們施打,日後我們向AZ採購的疫苗,再還給日本或是依日本指示轉贈給日本指定的國家。基本上,筆者是認為不需要再接受日本的捐贈了,不是那個莫名其妙的「疫苗乞丐」,而是再接受,那人情就真得難還了。

依我們現在和日本的友好關係,筆者相信日本應該會答應吧,而且,AZ畢竟是國際大廠,筆者相信她的品管能力和品質,所以不論是泰國廠、日本廠或是歐洲廠,其AZ疫苗的品質都是相近可接受的。

再加上,指揮中心也通過疫苗混打,如果能先從日本那調撥到足量的AZ疫苗,筆者相信人民施打的意願會提高的。屆時,台積電、郭台銘、慈濟牌的BNT到貨時,不也是剛好混打第二劑嗎?如此一來,說不定年底時,我們是在統計第二劑的覆蓋率了。

往清零的道路走吧

只是,雖然我們的疫情被在野黨罵到爆,但和國際相比,我們其實好很多,所以,不論是美國或是日本,就算有心相助我們,她們也會承受一定的國際壓力,就像各大疫苗廠一樣。

再加上一如筆者在開頭所寫的,就算我們衝高疫苗施打率,如果結果是像英國那樣,政治的後座力絕對不會小的。

因此,筆者還是建議,往清零的道路走吧。我們都忍了兩個月了,不趁此機會走完最後一哩路,不然就是無窮無盡的循環了。

「寧可錯匡一萬,不可錯放一人」,就像高雄那次一樣,一次整棟清空、匡列、隔離,好處是一次搞定,不會春風吹又生。當然,我們是民主國家,要做出相應的補償,不然會有民怨。

而重中之重,自然是雙北加上7月27日的桃園。或許接管可能會有政治風爆(現在沒接管,政治風爆少了嗎?)但至少到到覆核、把關吧,雖然這樣會有一定的時間差,但總比沒有好。

一旦我們清零成功,反而更能讓我們安心地對國際開放,更可以大膽地實驗,讓打滿兩劑疫苗的外國直接入境不需隔離,只需定期,7天、14天或再加上離境時做做PCR,做為預防性管理。屆時如果順利的話,說不定我們的模式可以成為國際交流的範本。

*作者為關注歷史的自由業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