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救救孩子!疫苗缺口下的兒少險情

2021-07-23 07:20
7月底就要舉行大學指考,9月初即將開學,BNT疫苗卻要9月底至10月才抵台,屆時學生們該怎麼辦?(柯承惠攝)
7月底就要舉行大學指考,9月初即將開學,BNT疫苗卻要9月底至10月才抵台,屆時學生們該怎麼辦?(柯承惠攝)

繼鴻海、台積電之後,慈濟基金會與上海復星完成BNT疫苗採購,將同步供貨來台。慈濟之所以買BNT疫苗,是為了施打在青少年(12歲到18歲)身上,補上了政府長期忽視的疫苗缺口。但7月底就要舉行大學指考,9月初即將開學,BNT疫苗卻要9月底至10月才抵台——屆時,學生們該怎麼辦?

蔡政府錯誤的疫苗政策,耽誤青少年族群可以打的BNT疫苗,直到鴻海、台積電、慈濟購買並捐贈,政府才出面「割稻尾」(攬功)。離譜的是,日前傳出BNT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只是提供18歲以上成年,無法接種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台積電回應疫苗已捐給政府全權處理,直到衛福部承諾,將把12到18歲青少年列為適用對象,才讓家長們紓緩了一口氣。

弱勢防線:開學打不到疫苗

青少年是疫苗短缺下最弱勢的防線。根據內政部統計,12至18歲青少年人數約為150萬人,目前可打的是BNT疫苗,若打兩劑至少要300萬劑,依照年齡由長至幼的施打疫苗順序,青少年遠遠瞠乎其後,疫苗預約平台僅開放18歲以上登記。永齡、台積電與慈濟總共1500萬劑BNT,足以提供青少年所需的300萬劑,據說這批貨最快要9月底才會抵達台灣,等於是9月1日開學後,還有一大段空窗期。

慈濟證嚴法師(左)2021年6月26日與蔡英文總統視訊,討論採購BNT疫苗事宜。(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證嚴法師(左)2021年6月26日與蔡英文總統視訊,討論採購BNT疫苗事宜。BNT疫苗是目前唯一可施打在青少年身上的疫苗。(慈濟基金會提供)

學生都還打不到疫苗備戰下,大學指考將在7月28日到30日舉行,屆時4萬多名考生擠入考場,目前只能加大考生之間隔、使用隔板、家長不陪考、代訂便當等非藥物手段因應,但政府對這場大型群聚準備好了嗎?

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頭——再到9月1日,高中以下學校將開學,學生們湧入學校內;而且9月1日到3日,將有9.5萬名學生參加新型學測考試,這是更大的學生群聚。學生們若到時還打不到BNT疫苗,他們要怎麼辦呢?還能繼續「停課不停學」嗎?

台灣本土疫情5月爆發以來,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政策。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謂「停課不停學」的實際執行狀況,就是「不停課卻停學」。遠距線上教學涉及師、生兩端,老師那一端轉換很快,學校擴充網路頻寬即可暢通無阻;但在學生們這一端,可就麻煩多了:一是涉及網路資源的數位落差;二是盯住3C螢幕造成視力變差;三是認真看的是線上教學,還是YouTube或網路遊戲?老師端無從得知,因為老師透過遠距教學只能掌握學生是否上線,缺乏實際互動的學習環境,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果。一場疫情下來,家長耐心快耗光,因為擔心孩子們玩電玩上癮了。 (相關報導: 風評:網路原民的逆襲─PTT如何成為「中共同路人」? 更多文章

遠距中輟:疫情下的M型化

根據英美各國的數位經驗,遠距教學會拉大學生的差距,造成學習「M型化」。自律性佳的學生會衝得更快,因為可以自主調配時間,學習更有效率;相對地,自律性差的學生,則會很快沉迷在網路世界而不可自拔。在美國的遠距教學期間,學生缺席率創新高,黑人、拉丁裔和低收入學生缺席率尤高,他們的閱讀表現急速下滑。因此美國許多州的學校採「混合課程」,安排學生分組到校,一部分上實體課,其餘從遠端學習,以確保學習成效。遠距教學往往形成「遠距中輟」,就跟數位落差一樣,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走向兩極分化。

20210711-學生透過數位平台進行遠距學習。雲端教改進形式專題配圖。(學習吧提供)
學生透過數位平台進行遠距學習。根據英美經驗,遠距教學會拉大學生的差距,造成學習「M型化」。(學習吧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台灣出現首例感染Delta病毒後死亡個案 羅一鈞揭住院病程變化 
蔣萬安攻北市恐陷苦戰?「3數據」揭實情 專家:挑戰者出現了
北市8立委評價他吊車尾 名醫驚呼:選民在疫情中覺醒了
柯文哲批「有什麼貢獻?」王必勝吐心理話:目標就是處理疫情
印度6成民眾未打疫苗卻近7成有抗體 醫揭慘烈代價:台灣承受不起
何思慎觀點:不安籠罩下的東奧
黎蝸藤專欄:美軍撤離阿富汗,對台灣是件好事!
張讚國觀點:陳時中是刺蝟,還是狐狸
寧夏夜市長大的孩子聯手 微解封、電商都衝第一
陳淞山觀點:郭台狠狠甩了朝野政客一個大巴掌
鄧鴻源觀點:我們的政府公僕與體育單位有同理心嗎?
夏珍專欄:蔡英文有一本獨步全球的華語字典
觀點投書:陳建仁是乩童?
劉大年觀點:301條款陰影下的越南
觀點投書:有疫苗官員先打,有商務艙官員先坐
觀點投書:有關係就是沒關係的啦
觀點投書:給林奕華「第三條路」的建議按讚
觀點投書:NCC史上罕見刁難賣方只為駁回TBC交易案 對中嘉案兩套標準
觀點投書:東奧團糗事唯有來者可追
為什麼筆電的蘋果標誌上下顛倒?賈伯斯:用Mac的人,會想被全世界看見《瘋潮行銷》選摘(2):
吹冷氣設定這溫度,反而更浪費電!台電親自公開5個最省電做法
7/26「降級不解封」指引外流內容曝光!指揮中心緊急回應
黃曙光愛將、艦指部指揮官高嘉濱報退 海軍:潛艦國造不受影響
交通違規遭舉發,網傳可用1招反制檢舉達人?警察局給答案了!
新北幼兒園27日起是否開放 侯友宜:需考量疫情及疫苗接種覆蓋率
資產族聚焦新創OFFICE 優質型Income property
8月6日起未滿18歲者不得使用或持有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具
南投名間兩處區排護岸待改善 林明溱會勘敲定改善方案及經費
彰縣連四日作國小教職員工疫苗施打 22日即將完成第一批施打
「台灣疫苗覆蓋率難抗Delta病毒」 醫師疾呼:死守邊境是唯一活路
不打疫苗就停職!希臘政府強制規定醫護人員接種新冠疫苗 上千民眾示威抗議
爆料謝長廷曾懷奧運夢 林鶴明:他大概沒想到有天以大使身分參加
診所打疫苗補貼未定、免掛號費 基層炸鍋:政府請客,醫界買單合理嗎?
嚴防烟花豪雨侵襲!交通部長親坐鎮 台鐵防颱應變措施曝光
蔡英文慰問中國鄭州災情 蔡正元揭對比:這一次做對了
「特殊交友圈」新增7確診 桃市府:透過社交軟體找朋友形成傳播鏈
防烟花襲台淹大水 林右昌視察堵南抽水站「防淹水利器」
東京奧運》各國隊服拚時尚:捷克用藍染、台灣有彩虹漆釦、賴比瑞亞靠名設計師操刀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尷尬與悲哀:因為「缺少紅色基因」,在中國遭到圍剿的莫言
「告訴他們這3個人的姓名,真相就可以水落石出」,武漢P4實驗室強調:從未發生病原洩漏和人員感染
全球水患頻傳災情慘重 韓國瑜悲嘆:祈求人間浩劫就此休止
讚蔡英文慰問河南水災如空谷足音 馬英九嘆疫苗採購意識形態蹉跎生機
「數位陶瓷博物館」on line 快來線上朝聖奈良美智大師創作
台灣大2021「種福電」創新再進化 以「無自有屋頂模式」 助力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全球首檔可投資亞洲半導體指數 統一亞洲半導體淨報酬指數ETN上市
華爾街日報》「誰想生誰生,我是養不起!」不能光靠開放三胎,中國政府著手降低養育成本
疫情與畢業季夾殺!6月失業率衝上4.8%,創10年半以來新高
匈牙利同志驕傲遊行前夕 右翼總理宣布舉行反LGBT新法全民公投
經濟艙之亂竟藏商機?謝金河爆「極致慘業」布局時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