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山觀點:堅強忍耐,團結合作,就是台兒莊精神

2021-04-07 05:40

? 人氣

作者說明,4月6日是歷史上八年抗戰「台兒莊大捷」的紀念日,對此戰役他得出,「弱勢者面對失敗,必須堅強忍耐,團結合作。」(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說明,4月6日是歷史上八年抗戰「台兒莊大捷」的紀念日,對此戰役他得出,「弱勢者面對失敗,必須堅強忍耐,團結合作。」(取自維基百科)

4月6日是歷史上八年抗戰「台兒莊大捷」的紀念日。(根據考證資料顯示,4月6日日軍開始撤退,7日武漢開始慶祝。維基和百度則以4月7日為大捷之日,本文忠於史料,仍以4月6日為大捷日)回溯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中日兩國全面開戰,儘管國軍在各地展開堅強抵抗,但是各大名城仍然陸續失守。1938年以後,日軍開始進入山東,同時攻陷青島,準備在魯南會師。國軍為了保衛徐州,防範日軍沿著津浦鐵路南(浦口)北(天津)夾攻,乃選擇在大運河沿線抵抗,遂有台兒莊一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進攻徐州,日本陸軍中央原持保留態度,認為奪取徐州,並沒有辦法徹底解決對華戰爭,只是白白擴大佔領地區,預估至少需要4個師團的兵力,才能確保各地的安全。但是前線將領卻仍不斷用「戡定」的名義,向前追擊掃蕩,使得日軍戰線逐步向魯南逼近。3月間,津浦鐵路正面的第10師團,和登陸青島的第5師團,各自編成一個支隊,朝向大運河及台兒莊進犯。輕敵冒進,種下了日軍敗績的第一個主因。

就國軍方面來看,台兒莊的勝利,主要不外各方面的團結合作。當時指揮第五戰區的是桂系的李宗仁,轄下多半都是所謂的「雜牌軍」,從韓復榘槍決後,遺留下來的韓家軍,到「本是同根生」的張自忠、龐炳勳、孫連仲各部;從遠道而來、裝備落後的四川部隊,到天子門生、戰力較佳的湯恩伯部,大家攜手在這片水道縱橫、四戰之野的古戰場上,合作無間,對抗強敵。這是締造台兒莊大捷的另一個主因。

台兒莊正面的陣地戰,從3月25日打到4月6日,前後共13天,他們為國軍的這場勝利,奠下了基礎。不過致勝的關鍵,還在外圍國軍的運動戰,迫使日軍的兩個支隊左支右絀,在確定「戡定」的目標無法達成,且有可能陷入被圍剿殲滅的危險之後,在4月6日匆忙地撤退。台兒莊正面,日軍大約傷亡了5000人左右,加上前後戰事造成的損失,總計約為11,000多人。衡諸「七七事變」以來,半年多的攻城掠地,日軍這一仗確實是受到了挫折。國軍的犧牲,雖然數倍於日軍,但也證明了中國人的抵抗意志,以及中日戰爭並不會速了的歷史前景。

所以說,紀念台兒莊大捷,弱勢者面對失敗,必須堅強忍耐,團結合作,選擇戰場,伺機而動,才談得上在來日「積小勝為大勝」的可能性。不能堅強、不能合作,讓支持的群眾灰心,更何來勝利的機會?

*作者為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