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會接聽蔡英文的祝賀電話嗎?

2020-10-19 06:10

? 人氣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3日造訪佛羅里達州。(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3日造訪佛羅里達州。(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下個月進行投票,這場拜登與川普之間的對決,也成為國內民眾高度關切的國際政治焦點。雖說美國的外交政策確實最能牽動國際局勢,但台灣關切白宮將由誰人入主,與其說是關切全球大勢,不如說是希望美國能在選出新總統後,繼續保持力挺台灣的友好態度,讓我們國家能在面對強鄰時保有更充沛的底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態度從英國民調機構YouGov近日公布的亞太地區民調,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這個民調針對澳洲、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香港還有台灣的民眾,詢問「你希望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並擔任下一屆美國總統?」結果其他7個國家或地區都是支持拜登的人較多,只有台灣一支獨秀,高達42%的受訪者希望川普連任,僅有30%希望換上拜登做做看。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對決拜登(AP)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對決拜登(AP)

這份民調發現,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所有受訪者,在國際關係、氣候變遷、新冠肺炎與和平發展等項目都認為拜登的表現會比川普更好,那麼為何台灣人還要支持川普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台灣受訪者(42%)認定,川普連任將促進美台關係發展,認為拜登會這麼做的卻只有一成左右(12%)—希望美國選一個「對台灣好」的總統,就成為台灣許多人心中的期盼,以網路受眾為主要客群的范琪斐何以因為挺拜登、批川普遭到圍剿,也可在這個脈絡下得到解釋。

川普「愛不愛台灣」見仁見智,雖然他在上任之初,曾經接過蔡英文總統的祝賀電話,不過曾為他在白宮擔任國安顧問的波頓(John Bolton)也在《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一書中爆料,表示川普常說中國猶如他在白宮所使用的大型辦公桌,台灣只不過是桌上一支筆的筆尖,甚至擔憂台灣會變成「下一個庫德族」,也就是下一個被川普背棄的盟友。當然,川普以「書桌跟筆尖」形容兩岸的實力差距,並不代表他不願幫助台灣。

要說台灣會變成東亞的「庫德族」,那也得要東亞的「伊斯蘭國」(美軍與庫德族民兵在伊拉克、敘利亞北部的共同敵人)已經覆滅,才有可能發生。但中國雖然經過貿易戰打擊,如今仍然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因為新冠肺炎滑落的GDP,已經開始出現反彈,川普若真心要打擊中國,現在顯然還遠遠不到「背棄台灣」的時候。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美聯社)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美聯社)

與其說川普「挺台灣」,說台灣是他「對付中國時不可或缺的盟友」(當然,要說「棋子」也不是不行)或許更為貼切。在美中新冷戰已然成形的今天,這場太平洋兩岸強權的較量,顯然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那麼要是換上拜登做總統呢?拜登不是川普那樣的「政治素人」,而是在華府打滾了半世紀的政治菁英。除了作為歐巴馬的副總統之外,他更從1973年至2009年擔任德拉瓦州的聯邦參議員,也曾做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與司法委員會的主席。

跟川普一樣,我們難以論斷拜登到底「愛不愛台灣」,但他確曾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刻,表達過「反對美軍介入兩岸事務」的態度。2001年4月1日,中美發生震驚國際社會的「撞機事件」。一架美軍EP-3偵察機在南海進行偵查,解放軍出動兩架殲-8戰機升空攔截,雙方發生碰撞後其中一架殲-8墜毀、一名飛官殉職。受損的EP-3則未經中方許可、緊急迫降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海南島陵水機場,人機均遭中方扣留。此事造成中美情勢一度緊張,小布希總統面對媒體提問「美國有無義務防衛台灣」時,回答「中國應當暸解,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

不過幾小時後,小布希又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澄清,美國對兩岸問題的立場並未改變,除了支持「一個中國」,也希望兩岸爭端能和平解決。小布希這次短暫的脫稿演出,當時引來拜登的嚴詞抨擊。拜登當時投稿《華盛頓郵報》,主張「幫助台灣維持其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符合美國利益」,他也強調自己曾經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但拜登也說,在《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遭到廢除後,美國已經沒有保衛台灣的義務。拜登在文章中指出,小布希不該在未與國會及亞太盟邦(主要是日本,這牽涉到是否動用駐日美軍基地)商議的情況下,逕行打破美國總統歷來對兩岸問題的「戰略模糊」策略,造成環太平洋地區的混亂。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與支持者互動。(美聯社)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與支持者互動。(美聯社)

拜登這一次「堅持戰略模糊」的表態,自然是站在美國利益與亞太區域穩定的角度立論,但在台灣民眾或關心兩岸事務的人看來,小布希曾經說漏嘴的「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顯然對台灣更為有利。不過拜登的政治生涯如此,當然不是只有這一次對台灣事務表態。1979年美台斷交後,拜登正是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的90名參議員之一,因此他對於台灣安全的承諾非常清楚,如果細觀拜登反對小布希嗆聲的投書,他說的也不是「美軍絕對不可出兵防衛台灣」,而是認為當時中美南海撞機,還不到打破「戰略模糊」的時機,而且他認為美國動武仍須經過國會商議,也要考慮亞太盟邦態度,何況小布希當時也很快收回嗆聲,以免升高中美緊張態勢。

不過拜登作為中美關係升高時的「煞車皮」,確實不只反映了他對「戰略模糊」(美國對中國武統的一貫態度)的立場,也是他向來對中國採取「接觸原則」的體現。因為拜登不只是《台灣關係法》的支持者,也在1980年美國政府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雙方恢復貿易正常化時表態支持。拜登去年5月還對川普發動的中美貿易戰表示:中國會吃掉我們的午餐嗎?拜託!他們不是壞人,也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在李登輝前總統提出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拜登曾說該聲明「讓北京感到不安,也為兩岸關係注入了不穩定因素」,他在2001年時甚至明確表態,「美國不會為了台灣單方面宣佈獨立上戰場」。

這些言論或者立場在今日看來,自然非常政治不正確。不過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的聲望大幅低落、並且逐步上升為美國的重要戰略威脅後,拜登對中國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轉變。像是在今年初的民主黨總統初選時,拜登就直言批評習近平,將一百萬維吾爾人關進集中營的行為根本是個「暴徒」,對香港抗議的處理方式更顯示他「從骨子裡欠缺民主」。拜登除了強調美國不應容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更應該把美軍6成的海上力量轉移到西太平洋,並且重建美國與盟邦的關係。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3日造訪佛羅里達州。(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3日造訪佛羅里達州。(美聯社)

不過拜登在競選期間,確實沒有對台灣問題明確表態(不過他倒是在批評川普的西藏政策時,指責川普是過去30年來第一位沒有跟達賴喇嘛見過面或者通過話的美國總統,宣稱自己在入主白宮後將會見達賴)。雖然一在強調中國威脅、並且指責中國惹出新冠大流行疫情的川普,也鮮少直接表示對台灣的支持,但即便主張與台灣建交的白宮國安顧問波頓已經離開他的團隊,包括副總統彭斯、國務卿龐畢歐等核心重臣,的確對台灣持續展現友好態度。就算拜登過去也支持過對台軍售,並在北京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時發起一項國會決議,敦促美國政府應該對此表達嚴重關切、鼓勵中國與台灣在平等基礎上無預設條件地進行對話,但拜登上任後是否會支持台灣、是否真的會對中國強硬,依舊讓許多人心存疑慮。

拜登在今年4月投書《外交事務》期刊,在這篇題為〈為什麼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的長文中,他倡言當選後將立即採取措施,恢復美國的民主和聯盟,保護美國的經濟未來,也讓美國再次領導世界。他也強調,正是最為民主陣線領導國家的力量與膽識,讓美國贏得兩次世界大戰中、並且拉下了冷戰的鐵幕。對於中國,他則說美國確實需要對其採取強硬態度,以免中國繼續掠奪美國的技術與智慧財產權、利用補貼讓國有企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但拜登也說,他認為應對中國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建立一個由美國盟友和夥伴組成的聯合陣線,對抗中國對人權的侵犯,也展現民主的利益與價值觀。

不過正如拜登對川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立場的譴責,他也不諱言,在應對氣候變化、核武擴散、全球衛生挑戰時,確實需要跟北京謀求合作解決問題。雖然川普跟中國的貿易戰也是邊打邊談,但他總是在嘴巴上不饒人,加上對於華為的全球圍堵作法,確實比願意坦白需要跟中國交涉的拜登顯得更為強硬。不少華府智庫的學者也認為,拜登如果上台,就算繼續維持川普對中國的關稅政策,也可能用降低稅率、甚至長期擱置關稅的作法,換取北京開放市場、保護智慧財產權、改革世貿組織與規則、甚至在南海遵守某種行為守則的承諾。當然也有學者指出,目前美國反中氛圍已成、國會兩黨也都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取消關稅並不是拜登想做就可以做到的。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美聯社)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美聯社)

如果回到我們最關心的台灣問題,拜登會在上台後降低對台灣的支持嗎?正如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財政部次長的經濟學家席茲(Nathan Sheets)所說的,目前美國無論是政治上的左派、右派和中間派,都會要求當選後的拜登對中國政府強硬,美國國會今年所通過的各項力挺台灣的法案,也獲得了不分黨派的支持。不過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國通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也對《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雖然拜登在競選總統時展現了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但他當選總統後,確實可能會有不同於川普的作法,一些行動可能不像現在那樣明顯,但她仍肯定台灣會是美國的重要合作夥伴。

雖然拜登曾在《外交事務》的長文中指出,美國必須與有意願的合作夥伴分擔全球責任、加強與北美和歐洲以外的民主友邦的結盟,重新正是美國與澳洲、日本與南韓的同盟,深化從印度到印尼的夥伴關係,維持美國對以色列安全的堅定承諾,將拉丁美洲與非洲的朋友納入更廣泛的民主網路,但拜登對於台灣的重視程度確實不如川普政府。雖說拜登表態願意以美國總統的身份會見達賴喇嘛,展現了他並非一個事事考慮北京感受的美國領導人,但台灣問題與西藏問題畢竟不同,西藏更沒有兩岸之間的軍事對立,在未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拜登還有機會對此進行答卷。但如果拜登對此始終沒有提及,他當選後還是否願意跟四年前的川普一樣接聽我國總統的祝賀電話,將是第一個觀察拜登政府對台態度的最好時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