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際組織來設總部,我們卻喊「怎麼可能」?她一語提醒眾人,台灣是世界一部份

2017-07-21 12:14

? 人氣

國際組織的總部設在台灣,真的有那麼「難以置信」嗎?擔任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的她道出一路以來的觀察...(圖/王弼正攝,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提供)

國際組織的總部設在台灣,真的有那麼「難以置信」嗎?擔任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的她道出一路以來的觀察...(圖/王弼正攝,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提供)

「怎麼可能,你們是台灣人耶!」聽到國際組織把總部設在台灣,不同於外國人的激賞,我們自己人第一句話總是這樣的反應。但話說回來,是誰規定總部不能設在台灣?

國際情勢固然嚴峻,但在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魏琬容眼裡,台灣人「習慣『不被看見』」的心態更是危險……。(本文主圖為王弼正攝,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提供)

「台灣人口有多少?」「兩千三百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口才兩千三百萬,這麼多精彩的劇場設計,這麼豐沛的劇場能量? 」

「繼捷克、荷蘭之後,OISTAT國際劇場組織選擇把總部遷到台北? 台灣人好猛喔。哈哈」當我們跟外國同行講述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在台北時,得到的反應,多半是這類。

但,當我們跟台灣人解釋OISTAT國際劇場組織總部在台灣時,通常會是:

「喔喔所以你們是台灣分部」

「不是,是總部」

「喔喔所以你們是台灣分部」

「不是,是總部」

「那你們總部在哪?」

「在你面前」

更爽直的台灣人,會脫口而出:「怎麼可能,你們是台灣人耶!」法律有規定台灣人不能任職國際組織總部嗎?一年、兩年、三年。同樣的情境不斷出現,我開始問自己。

「為什麼?」

「為什麼聽到總部在台灣,外國同行一臉稀鬆平常,但是台灣人的反應都是懷疑,加上不可置信?」

在台灣,我們都太習慣「不被看見」,太習慣「以渴望的眼光注視西方」。是的,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需要努力「走出去」。是的,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常常被擋在門外。慢慢地,我們忘記,我們也是「國際」的一份子,沒有我們,「國際」終將缺一角。

被排擠到底,慢慢也開始假設自己不屬於「他們那一圈」,也開始拿著尺東量西量,怕自己人不夠格、不夠亮、不夠跟別人一較長短。

我們常談「國際接軌」,但接軌、接軌談了老半天,真要接軌(鬼),你有請示過鍾馗嗎? 

「國際」不是窗戶外面的世界,「國際」是魚缸裡的水,我們都是水裡的魚。

等長大、等畢業、等準備好,等著走別人畫好的路。等經濟好了再來發展文化,等經濟好了再來發展體育。這就是我們的教育。我懂,我也是這樣被澆灌長大的。

問題是,這世界明明不是這樣運作。總要有人先點火,然後有人往前推一步,再往前推一步,藝術的積累,文明的積累,都是這樣來的。累積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發生典範轉移。

Don't wait until they tell you you are ready.──Peter Dinklage 

與其裹足不前,焦慮我們「還」不夠大、不夠快,不夠好。把時間省下來,去想怎麼樣讓我們更好、更快。

不要等,完美的時機永遠不會來,因為,眼下就是最完美的時機。There is no right moment,This is the right moment.

台灣人,不需要「走入」國際,我們已然國際。

最後,還是要吼一聲:「正港台灣人,我們扛國際組織總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Wei Wan-jung臉書
責任編輯/鐘敏瑜

【好物推薦】把啤酒變好喝的秘密大公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