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孩子面前,隱瞞悲傷與難過!心理學專家:小大人都默默承受這股「情緒壓力」…

2017-07-17 06:20

? 人氣

〈編按〉心理學專家胡慧嫚曾用電影《祝你有個甜美的夢》和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為例說明,當大人面臨突發狀況,措手不及之際,會先把自己的真實情緒隱藏起來,用一副沒發生任何事情的態度來面對孩子,雖然是一種「善意的隱瞞」,不想讓孩子擔心、受驚,卻也默默在他們心中埋下不理解、困惑的種子...

回到大人們的「善意」隱瞞,我看見的與其說是對孩子的傷害,不如說是大人們心底的慌張與無措。是的,當混亂與變故發生時,大人們往往同樣感到驚慌無助,不知道怎麼樣的表達才是對孩子而言好的方式、對的答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樣的時刻裡,我們需要好好陪伴、照顧這樣一個慌亂無助的自己,而不是忽略他/她的只急著衝去當一個拯救者。

我想起東野圭吾在《嫌疑犯X的獻身》裡的這句話:

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着,就足以拯救某個人。」

當我們的教育與文化一再頌揚父母的「犧牲」、「堅強」...這類的特質時,我們有多少人小時候最大的心願其實是:「媽媽,我希望你快樂」,或者「爸爸,我希望你快樂」?有多少孩子,其實始終背負著心中「我是媽媽/爸爸的負累」—這樣一個既沈重又刺痛的「自責荊棘杖」一路孤單又痛苦的長大?

心理學大師薩提爾女士說:「讓我們在『人』的層次上相遇,而不是『角色』的層次上相遇。」

如果,我們可以不只是被困在爸爸或媽媽的「角色」裡,如果,我們可以更真實完整的同時也回到「人」的位置上,我們就可以跟孩子有更真實也更靠近的聯結。

放下「父母的角色」,回歸到最原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圖/TheVirtualDenise@pixabay)
放下「父母的角色」,回歸到最原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圖/TheVirtualDenise@pixabay)

我們可以好好的真誠一致的跟孩子敘說,相信他/她即使再小也能懂的。就算給不了完美解答,至少,我們可以誠實一致地表達自己的混亂與無助;同時也為孩子畫下情緒界線,告訴孩子,也許我們需要一段逐漸整理安穩的過程,但這是我們有能力為自己做的事情。

讓孩子知道,他可以關心父母,但是他不需要為父母面對的狀況或者感受負責,他只需要做一個孩子就好了,而不是我們的情緒承擔者、拯救者,也就是心理學上稱之的「情緒配偶」(這往往迫使孩子過早的成為了小大人)。

如此,我們就是在向孩子示範著一個面對感受的態度:

哀傷不需要被解決,哀傷只需要被陪伴。

就像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失落與傷心時,我們知道自己不需要給出完美解答和救贖!於是,我們就可以放下「需要當一個全能的父母、堅強的父母、犧牲的父母...」所伴隨而來的巨大焦慮,可以真實地陪伴著孩子,允許哭泣或失落。

然後,一起慢慢等待著:感受/情緒因為接納及允許,自然地就能夠如同退去的浪潮一樣逐漸平撫消逝;我們可以彼此陪伴著,慢慢地等待著傷口痊癒。

感受與傷,都不可怕。只要我們願意,溫柔接納、穩穩陪伴

一如馬西莫經歷30年,終於穿越的心之暗境;一如當我從電影院裡出來時,原本刺眼灼身的夏日炙烈豔陽,已經轉為黃昏時分的美麗光線,明亮且溫柔。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胡慧嫚(原標題:祝你有個甜美的夢)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