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聽過他們的哭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300萬飢餓的亡魂能否推倒一座雕像?

2020-07-28 06:10

? 人氣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死有重於泰山,美國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激發近年最大規模的種族平權運動,二十世紀前歐洲強權的殖民史,美洲、非洲與亞洲原住民遭到的蹂躪,也再次受到嚴格檢視。那些昔年在海外耀武揚威、衣錦榮歸故里、化為青銅雕像的「英雄」,一個又一個從高聳的基座走下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正是其中一位,甚至被直接貼上「種族主義者」、「種族歧視者」的標籤,雕像也遭到噴漆、塗鴉。

反種族主義掀起拆銅像浪潮: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雕像基座被寫上「是個種族主義者」(AP)
反種族主義掀起拆銅像浪潮:英國前首相邱吉爾雕像基座被寫上「是個種族主義者」(AP)

外號「鬥牛犬」(Bulldog)的邱翁大概是全世界最熟悉的英國政治家,也被普遍視為近代英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英美政治領導人總是喜歡引述他的戰時名言,甚至斗膽以他自比,現任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就是其中之一。不過,在距離英國幾千公里外的印度,許多人對邱翁的觀感卻別是一番滋味。

成長於大英帝國鼎盛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年代,一生到過印度、蘇丹、南非、葉門、巴勒斯坦等殖民地,還當過殖民地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邱吉爾會成為一個深信(英國)白人優越性、宣揚歐洲國家殖民「善政」、力倡優生學與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的種族主義者,似乎不是什麼難以想像的事,歸之於「時代共業」可也。而且邱吉爾也從不吝於表達他對黑人、美洲原住民、阿拉伯人、中國人、印度人的鄙視。

不過更嚴重的是,就如今年種族平權運動的主軸「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政治決策往往會凸顯「人命不等價」,其後果可能是結構性的歧視,也可能是大規模的人道災難。在許多印度人眼中,邱吉爾要為300萬人的死亡負責。

上個星期,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專題報導,BBC印度特派員李梅(Yogita Limaye)帶領觀眾回顧1943年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並聚焦邱吉爾在這場浩劫中扮演的角色。簡而言之,身為帝國首相,邱吉爾見死不救。

這裡的「孟加拉」指的是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的孟加拉省(Bengal Province)涵蓋今日的印度東部(East India)5個邦與孟加拉,前者80%居民為印度教徒,後者是穆斯林國家。

1941年12月,二戰期間,日軍開始轟炸緬甸最大城市仰光(Rangoon),逾50萬印度裔向西逃回家鄉,淪為難民。1942年3月,仰光淪陷,緬甸對印度的稻米出口中斷。孟加拉省成為同盟國(Allies)對抗軸心國(Axis powers)的前線,英軍「堅壁清野」(denial policies),大規模收繳、摧毀沿岸地區的作物與船隻。1942年10月,強烈熱帶氣旋侵襲,重創原本就勉強餬口的稻米生產,倖存的作物染上稻胡麻葉枯病(brown spot disease)。

孟加拉省人口逾6000萬,饑荒浩劫山雨欲來。從1942年12月開始,英國駐印度總督林利思戈(Viceroy Linlithgow)、印度事務大臣艾默里(Leo Amery)、駐印英軍總司令奧金萊克(Claude Auchinleck)紛紛向倫敦發出警訊,要求從澳洲等地緊急運補糧食,但邱吉爾的戰爭內閣(War Cabinet)不是相應不理,就是勉予同意但大打折扣。理由很簡單,當時歐洲戰事方殷,同盟國準備從義大利與法國反攻納粹第三帝國,一切物資運輸以歐洲戰場為優先考量,糧食寧可儲存也不能拿去救災。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加爾各答街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加爾各答街頭(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饑荒浩劫爆發,大批鄉村民眾湧入城市,尋求最後一線生機。路邊、水邊隨處可見屍體,沒有人有力氣埋葬他們,只能讓野狗與禿鷹啃食。1943年5月災情最嚴重時,大城加爾各答(Calcutta)一天要死掉2000人。

老牌影星查特吉(Soumitra Chatterjee)當年8歲,他回憶:「飢民就像一具披著一張人皮的骸骨。他們哀哀哭泣,懇求一點煮飯的水,知道沒有人會有多餘的飯可以施捨。聽過他們的哭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邱吉爾一生到過印度2次,也曾造訪加爾各答,但此時遠在倫敦,顯然聽不到飢民的哭聲。對於印度事務大臣艾默里的救災敦促,他不耐煩地回應,「印度人像兔子一樣會生」(Indians breeding like rabbits),運去再多的糧食也不夠。1943年9月之後,邱吉爾政府的救災行動總算轉趨積極,那年的稻作也出現難得的豐收,災情才慢慢緩解,但已經有大約300萬人死於飢餓、營養不良與相關疾病,6倍於整個大英帝國在二戰的死難人數。

邱吉爾強烈反對印度自治與獨立,將印度視為大英帝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視為亂臣賊子。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一對瀕死的母子(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3年的孟加拉饑荒(Bengal famine of 1943),一對瀕死的母子(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歷史當然有不同的解讀,一代名相、二戰偉人當然不乏辯護者。最常見的辯解就是當時邱吉爾正在進行一場「全球戰爭」,必須以大局為重,無暇顧及印度饑荒也在情理之中。也有人強調,印度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自身要負不少責任,而且邱吉爾政府還是有拿出救災行動。也有人主張,就算邱吉爾對不起印度人,並不影響他的英雄地位。

本身是印度裔的BBC特派員李梅,在報導的尾聲中說:「以今鑑古,可能會讓這個世界從此沒有英雄……然而,除非面對這些人物生命的全面真相,否則我們很難有所進步。」

如果只能在「沒有英雄的世界」與「難以進步的世界」二選一,我選擇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