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極端組織宗教警察強迫結婚、逼當性奴 國際刑事法院首度開庭審判

2020-07-15 15:04

? 人氣

2012年,非洲西部國家馬利的武裝組織「信仰捍衛者」為了在掌控的北部地區推行伊斯蘭律法,建立宗教警察部隊和伊斯蘭法庭,嚴懲不遵守律法的當地民眾,更以逼婚方式把女性當成性奴,還摧毀廷巴克圖宗教古蹟,主要負責人哈珊2018年在馬利被捕後,移送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而法院14日首度開庭審理,他不發一語,全盤否認起訴的戰爭及違反人道罪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沙漠明珠成為人間煉獄

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席檢察官班索妲(Fatou Bensouda)說,身為宗教警察的哈珊(Al-Hassan Ag Abdoul Aziz Ag Mohamed Ag Mahmoud)把譽為「沙漠明珠」的廷巴克圖(Timbuktu)變成人間煉獄,輕視、羞辱、宗教迫害當地人民,還公開執行鞭刑、斷手,以及強迫女性嫁給武裝分子,還有女性淪為性奴。出席受審的哈珊面無表情,僅稱知道被控的罪名,但拒絕答辯。

42歲的哈珊2012年初加入「信仰捍衛者」(Ansar Dine),其為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在馬利的分支,而哈珊擔任宗教警察的傳譯和行政官。「信仰捍衛者」原本與尋求建立圖阿雷格族(Tuareg)國家的「阿扎瓦德民族解放運動」(MNLA)合作,攻佔馬利北部地區,但MNLA只想成立世俗國家,「信仰捍衛者」則想推行伊斯蘭律法,雙方因此分裂,MNLA更被「信仰捍衛者」擊敗。

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度開庭審理馬利武裝組織「信仰捍衛者」宗教警察哈珊案(資料照,AP)
國際刑事法院(ICC)首度開庭審理馬利武裝組織「信仰捍衛者」宗教警察哈珊案(資料照,AP)

執行伊斯蘭律法 逼婚、逼當性奴

此外,「信仰捍衛者」反對伊斯蘭信仰的蘇菲派(Sufi),因此摧毀稱為「333聖人之城」(City of 333 Saints)的蘇菲派墓園,ICC以攻擊歷史文化遺產的戰爭罪刑起訴「信仰捍衛者」,2017年判決該組織領袖馬蒂(Ahmad al-Faqi al-Mahdi)有罪,處以9年徒刑。哈珊則是第2位受審的「信仰捍衛者」成員,他2018年3月在馬利被捕,隨後移送ICC羈押。

ICC在2019年9月宣布,確認起訴哈珊的罪名,並開始審議程序,哈珊的律師團隊則稱他是清白的,要求ICC駁回訴訟。14日首次開庭審議,哈珊看起來毫無情緒反應,用阿拉伯文向民主剛果籍的主審法官敏杜亞(Antoine Kesia-Mbe Mindua)問好。對於被起訴的13項罪名,哈珊全都回覆「知道」,但問及是否要答辯,卻都回說:「我無法回答問題。」

女權組織:ICC首次以涉及性別罪名起訴

哈珊的律師蒙特福斯科(Nicoletta Montefusco)表示,哈珊在被移送ICC之前,在馬利獄中遭到虐待,因此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不適合起身站立回答問題。另外,受到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的律師團隊原本要求ICC暫停審議程序,但遭到駁回,法官則指示哈珊接受健康檢查,而14日出庭的哈珊也有戴口罩。

律師團隊亦稱,哈珊只是個小人物,不足以代表「信仰捍衛者」被ICC審判,還說起訴罪名對伊斯蘭信仰不公。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女權組織「女性提倡性別正義」(WIGJ)負責人李德(Melinda Reed)告訴《衛報》,哈珊的案子具突破性,因為這是ICC首次以涉及性別的罪名起訴,且與其他罪行一併起訴,直言此案起訴罪名是很好的案例,甚至會是重要的判例。

「許多案子中,起訴罪名都是針對族裔或宗教信仰,不像此案的罪名涵蓋性別和宗教」,李德指出,廷巴克圖女性去市場沒戴手套,或是披戴太漂亮的頭巾都會受到懲罰,「此案還把逼婚與性奴做區隔,等於承認逼婚罪行的重要性,不是以性暴力帶過,同時指出受害者面臨的社會成見」。2013年,法國派軍協助馬利政府,哈珊和「信仰捍衛者」才垮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