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也懂針灸?19世紀倫敦醫生「這套療法」竟與中醫寶典《黃帝內經》高度相似!

2020-06-29 21:15

? 人氣

古人是如何發現刺激穴位能治病的,現在已不可考證,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推測。(圖/photo-ac)

古人是如何發現刺激穴位能治病的,現在已不可考證,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推測。(圖/photo-ac)

經絡現象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偉大發現之一,用針灸、艾灸、按壓等方法,對身體表面的一些特殊的位點(叫做穴位)刺激,可以在身體內與刺激位點不同的部位,產生各種生理效應,而且這些反應部位(特別是臟器)與體表位點之間存在對應關係。古人利用這種現象,透過刺激某些穴位治療各種疾病和減輕病痛,這就是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針灸療法。反過來,內臟的病變也可以在體表反映出來,產生壓痛點和皮疹。這些體表反應點和發生病變的內臟之間也存在對應關係,可以被醫生用作診病的依據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古人是如何發現刺激穴位能治病的,現在已不可考證,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推測。

古人是如何發現穴位?

牙痛是一件很令人煩惱的事,而在原始的生活條件下,牙痛更加折磨人。如果有一天,古人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三角區受傷出血(這是很容易發生的),為了止血,他會對出血處進行按壓;出乎他的意料,這一按使他的牙痛減輕。這個位置,就是後來的合谷穴,直到現在還是效應最強、使用最多的穴位之一。

古人的食物粗糙混雜,衛生條件不佳,吃壞東西肚子痛也是常有的事。如果有一天,古人膝蓋前外下方受傷出血(這也是腿部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他去按壓止血,突然發現肚子痛減輕了。這個位置就是足三里穴,也是效應最強、使用最多的穴位之一。

所以我們可以推測:穴位的發現,也許就是從這兩個效應最強、又處在最容易受傷位置的兩個穴位──合谷穴和足三里穴開始。它們所對應的,也正是古人最常見的病痛(牙痛和肚子痛),所以它們最有可能被首先發現。

按壓身體的特定部位能減輕身體某處的病痛,這在醫療條件幾乎不存在的古代,是一個極有價值的發現。它為古人提供了一個有效而又簡易的治病方法。一旦古人認識到按壓某些位點能鎮痛,他們就會繼續探索,尋找更多的鎮痛點。

在尋找鎮痛位點時(必然是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逐一試探),古人發現:身體有的地方在按壓時沒有什麼特殊感覺,有的地方卻很敏感,重壓時會產生酸、脹、麻的感覺;接著他們又發現,具有鎮痛作用的位點,多數會產生這樣的特殊感覺,而沒有治療效果的地方就很少有這樣的感覺。這樣他們就逐漸把能夠治病,按壓又有特殊感覺的體表位點與體表的其他區域區別開。這些特殊的位點後來就叫做「穴位」,這種感覺後來叫做「得氣」,是針灸是否有效的重要標誌之一。

當然,我們也可以設想其他發現穴位的過程。古人在山林中覓食,在荊棘中穿行,很容易被植物的刺所刺傷。如果碰巧刺在穴位上,深淺也正好合適,也會產生和按壓相似的效果,甚至更好。被刺和按壓中哪一種導致了穴位的發現,已經無法確定了,但其中的邏輯過程一樣。直到現在,針灸和按壓這兩種方法仍然在臨床中使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