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宇專文:仰不愧天白先勇

2020-03-21 05:50

? 人氣

白先勇為台灣重要的文學家,研究「紅樓夢」成果豐碩。(資料照,甘岱民攝)

白先勇為台灣重要的文學家,研究「紅樓夢」成果豐碩。(資料照,甘岱民攝)

《仰不愧天》是一部文武父子的傳奇。一九五○年十二月,臺南鄭成功祠原址重修天壇,白崇禧在匾額題下「仰不愧天」。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說:「這四個字用在父親身上,也十分允當。」白先勇自從一九九四年退休,便著手搜集資料,訪問有關人士,預備替父親寫傳,呈現父親真實的一生。在《仰不愧天》一書,白先勇追尋父親足跡,自述文學因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白先勇重尋白崇禧的歷史世界:「父親生長在一個革命思潮高漲的狂飆時代,大清帝國全面崩潰的前夕。」北伐時期,白崇禧立下大功,重要戰役,幾乎無役不與,充分展示他戰略指揮的軍事才能,尤其是一九二七年「龍潭戰役」,關係北伐成敗。時因「寧漢分裂」,蔣中正下野,國民革命軍內部動盪不穩,孫傳芳大軍反撲,威脅南京,形勢險峻。白崇禧臨危受命,指揮蔣中正嫡系第一軍,與孫傳芳部隊決戰於南京城郊龍潭,經過六晝夜激戰,不眠不休,終於將孫軍徹底擊潰。行政院長譚延闓在南京設宴招待龍潭戰役有功將領,特書一聯贈予白崇禧: 「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在《廣西精神——白崇禧的「新斯巴達」》中,白先勇特別探討建設廣西模範省(一九三一到一九三七)之業績: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至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戰前夕,六年間,白崇禧率領幹部建設廣西,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數管齊下,標榜「三民主義廣西化」,創導「三自」、 「三寓」基層組織,建立民團,推廣「全省皆兵」,為抗戰作出貢獻。廣西氣象一新,胡適等 人南下參觀,稱譽廣西為全國三民主義模範省。

胡適於一九三五年一月到廣西遊歷了兩個星期,參觀了不少地方,他的〈南遊雜憶〉中,「廣西的印象」記錄這些評論:「這一年中,遊歷廣西的人發表的記載和評論很多,都讚美廣西的建 設成績。廣西給我的第一個好印象,是全省沒有迷信戀古的反動空氣。我們在廣西各地旅行,沒有看見什麼地方有人燒香拜神的。人民都忙於做工,教育也比較普遍。廣西給我的第二個印象是儉樸的風氣。一進了廣西,到處都是所謂的『灰布化』,一律穿灰制服,提倡儉樸,提倡土貨, 都是積極救國的大事。廣西給我的第三個印象是治安。廣西全省現在只有十七團兵,連兵官共有 兩萬人,可算是真能裁兵的了。但全省無盜匪,人民真能享治安的幸福。

白崇禧不只在主政上有才,對軍事亦有研究。(圖取自維基百科)
白崇禧不只在主政上有才,對軍事亦有研究。(圖取自維基百科)

近年盜匪肅清,最大的原因在於政治清明,民團的組織又能達到農村,保甲制度可以實行。廣西給我的第四個印象是武 化的精神。我用『武化』一個名詞,不是譏諷廣西,實是頌揚廣西。我在廣西旅行,感到廣西人民武化的精神確是比別省人民高得多,普遍得多。這不僅是全省『灰布制服』和『民團制度』給 我們的印象。我想其中原因,一部份是歷史的,一部份是人為的。」白先勇認為:「胡適是當時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領袖,而對於有『新斯巴達』之稱的武化的廣西卻寄予這樣大的希望,當然是由於當時國難當前,中日大戰迫在眉睫,而胡適看到廣西上下一心,朝氣蓬勃,廣西青年,士氣高昂,對於抗日救國的大業,胡適於是乃寄予厚望。其他不少外省知識領袖,也有同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