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連雅堂與青山青史

2014-11-21 05:35

? 人氣

國府敗退台島後,痛定思痛,檢討失敗之因。1950年8月成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蔣中正親任主席。改造首先從思想上開始,即統一精神(見蔡玲、馬若孟《中國第一個民主政體》)。其次,國民黨在台島可算是「客居」,亟須召喚台灣本土之愛國精神。愛國,即愛黨、愛領袖也。因此,早前「眷懷故國」的連氏,成為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一個樹立的愛國模範,絕非偶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年系連氏去世十五週年,張其昀數次講話,提出「台灣精神」。其要點無非是:連橫是「愛國保種」之模範,「愛我祖國,保我華族」,連氏通史之力量,超過日本海陸空三軍,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要發揚台灣精神,以洗神州陸沉之恥。此後,傅斯年、方豪亦開始追隨張其昀的調子,鼓吹連橫是「台灣文化第一人」。魏清德呼籲要印連橫全集。改造委員會委員十六人,唯一的台籍人士,便是連震東。

第二年,連氏便進入各種初高中的國文課本。初中多節錄《台灣通史‧丘逢甲傳》,高中課本收入其《台灣通史序》。張其昀的講話稿也被收入教材。這就是後世台灣人皆知有連橫之原因。連氏逝世20週年時,張其昀在台灣師大演講,題目為《台灣大儒連雅堂》,推許連氏為「最偉大的台灣人」,「全國青年的模範人物」等。

即便國史館長黃季陸早就考證並指出連氏不可能是革命黨人,但一些學者仍然對連氏極盡溢美之詞,奮不顧身地給連氏貼金,稱他早年加入同盟會,甚至這個結論還進入了教材,而林著對此的態度是曖昧以待。林元輝後來評價說,「至此連橫已儼然無德不具、無功不與、無言不立,成了另一尊神格化人物。」

兩岸如今出版的通史,早已去掉日人的三篇序文,取而代之的是四篇序文分別為林炳昶、章太炎、徐仲可、林南強所做。顧林著乃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又系官定文章,再者傳主為作者之外祖父,難免為尊為親而諱,多有附麗溢美之處,今人似不應苛責。

如今台灣的許多公園、公共場所以連橫命名,這是神化連氏的後遺症之一。我們亦從中窺到黨國機器與個體命運之關聯。連氏三代後人亦得以庇蔭其下,乃至其遠祖連舜賓亦因此重獲後世重視,不得不說,乃系此通史之力也。

*作者為專欄作家。(林文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體簡體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繁體版;有鹿文化(2010),原文刊載於騰訊大家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