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服貿-妖魔還是天使(3)─FTA值得嗎?

2014-03-28 07:05

? 人氣

反服貿是防止台灣掉進深淵,還是把台灣推進深淵?(余志偉攝)

反服貿是防止台灣掉進深淵,還是把台灣推進深淵?(余志偉攝)

談兩岸服貿協議,就必須談全球化與國際自由貿易,因為,服貿其實就是一種FTA(自由貿易協定),只是其開放與規範的內涵是服務業,而非一般貨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球的貿易體系,是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準則,雖然它允許例外情況,但基本理念、原則全是立基在自由貿易基礎上,不論是障礙或非障礙的保護主義都不被允許。不過,WTO的自由貿易準則還是無法滿足多數國家,各國為了本身的貿易利益,以國對國或區域方式,簽署了超過380個不同名稱、不同型態的FTA,但其原則不變─彼此向對方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多數是降到零關稅)。

效益如何呢?不必去看每個國家簽署前作出厚厚一疊,無人看得懂的效益評估報告,看看沒有FTA的台灣是如何受害,就可一窺其效益是否存在。

2011年7月,我國最重要的競爭對手韓國與歐盟的FTA生效,韓國出口到歐盟的石化產品立即享有零關稅。台灣則仍需課6.5%關稅。國內最大的利基石化廠長春石化,2012年的獲利立即大幅衰退66%,原因就是銷往歐洲的產品衰退超過6成。搶去市場者是韓商。

2013年7月,韓美FTA生效,幾個月後,台灣出口美國的工具機市佔率立即為韓國所超越; 台灣著名的「襪子小鎮」彰化社頭,六百家襪子企業超過一半倒閉。因為,韓國產品享有零關稅,台灣產品還要課14.5%關稅。

2010年,大陸與東協共組的東亞自由貿易區上路,區域內關稅全免。東協國家出口到大陸的主要石化產品增長1-2成,台灣出口到大陸者衰退近2成,因為,要課6-9%不等的關稅。FTA對出口之助益,看看台灣企業受害程度,大概就能確定其效益確實存在。

如果,台灣還希望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保持原有的生活品質,沒有拒絕參與全球化、FTA的空間。反服貿學者抬出反全球化最力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勒當護身,但學者未說的是,反全球化之後呢?史蒂格勒沒有提出任何答案;現實世界則是各國競相加速尋求FTA的加持─而且明顯看得出其效益。

台灣如果不加入,經濟固然不會立即消亡,但逐漸衰頹的機率卻極高。當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或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中、韓加東協的東亞自由貿易區(東協加2)都上路,台灣經濟在全球經貿體系中是有被邊緣化的危機。

例如,台灣出口主力的石化產業,出口產品中有九成是輸往大陸,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兩岸貨貿仍無蹤影,台灣在東協之外再加韓國,石化產業幾乎就要丟掉整個大陸市場。至今,台灣出口產品享有FTA優惠者不到10%,韓國則有近4成,完成中韓FTA後,可涵蓋超過7成。

台灣企業要如何在國際上與韓商打仗?

學者可輕鬆、且不負責的說,差幾個百分點關稅不打緊、廠商要提高競爭力…等風涼話。但眼前的事實就是:對大部份的企業而言,這是個微利化的競爭,差幾個百分點的關稅,就是生死之差;而台灣企業的競爭力確實就是有待加強,才更需要FTA加持。

反服貿者認為開放、自由化,受惠者都是大財團、企業,一般民眾則是受害。這是一種很容易被接受、也受歡迎的「二元對立」說,但經濟上看卻完全不是如此。台灣一旦被邊緣化,國內出口到這些自由經濟區域內的產品都要課稅,難以與其它國家競爭,企業出口、生產、獲利全部下降,短期而言,縮減規模,甚至倒閉關廠;長期而言,企業新投資會移往區域內國家,以便享受其免關稅的優惠。無論何者,國內就業機會必然大減,其連鎖效應會讓每個人都受害。

反服貿協議者所描述的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的慘狀,不會在簽署服貿協議後發生,反而會在不簽署的幾年後發生。至於如何讓企業在得到開放自由化的利益後,一般民眾除了較多的就業機會外,也能同時多受惠,那是分配問題了。

也有學者以該先簽貨貿(指ECFA後續談判清單),不該先簽服貿,這種說法的意義不大─這是兩方談判決定的先後次序,也都遲早要談簽,甚至可以說在簽下架構(ECFA)時,貨貿已先簽了(ECFA的早收清單),服貿就是在ECFA協議中確定要洽談簽署者。

服貿協議簽否對台灣經濟的正負影響未必極大,但因服貿未簽影響到後續的貨貿難簽、加入國際區域組織難望,更無緣與其它主要經濟體簽FTA,影響才大。學者說該先與歐、美簽,是百分之百的清談廢話─能簽早簽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不完成服貿、貨貿,其它國家的FTA也無機會洽簽。

《今周刊》本周作了一份有趣的調查,76%的民眾認為服貿應退回重審,但13位被詢問的大學經濟系主任及經濟學家,除了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算是「獨樹一幟」外,其餘12人都支持簽署服貿;大學科系中,公開挺反服貿的多是社會系,財經科系較少聞。這些數據與現象,代表的是:要服貿退回重審是主流民意,已是無庸置疑;專業領域上,經濟學界看到經濟發展及不簽署對經濟的傷害,因此挺服貿;社會學界擔憂服貿帶來的社會後遺症,因此反服貿。

也因此正反兩方存在著完全不同的邏輯─一方談的是為了保有台灣的生活品質、社會體制、避免中國的負面影響….,寧可接受、忍受較差的經濟表現;另一方談的是:莫說那些社會負面結果未必出現(或有方式管理),如果經濟萎縮直直落、產業外移倒閉、失業上升、年輕人難就業,台灣更無條件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與品質。

說到底,又是一個選擇與權衡的問題。而且,到底那方的推測是正確?台灣不簽服貿、不加入各種FTA,經濟真的會到「慘不忍睹」(或說到底要受傷到什麼程度)?還是簽下服貿,中國勢力將長驅直入,台灣就要「香港化」、民主、社會體制都不保?

到底是誰在危言聳聽、「恐嚇台灣人民」?

有個行銷的老笑話說,2個賣鞋商到非洲,一個悲觀的說:沒有人穿鞋,沒生意;一個樂觀的說,大家都沒鞋,前景無限。對服貿,反對者悲觀的說,對岸有13億人要來、要競爭耶;樂觀贊成者說,哇,13億人的市場對我開放!

我們要作那樂觀的賣鞋人還是悲觀的賣鞋人?

最後,還是選擇問題。但選擇之前,我們必須儘量知道所有的利弊得失。

(系列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