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物語:讀歷史?不如看電影吧!

2014-02-05 16:46

? 人氣

念我們的高中歷史台灣史,還不如看部電影《大稻埕》吧!(取自電影《大稻埕》FB)

念我們的高中歷史台灣史,還不如看部電影《大稻埕》吧!(取自電影《大稻埕》FB)

如果一個中學生為了認識蔣渭水,而去看了電影「大稻埕」,恐怕會以為蔣渭水是穿了長袍馬褂的阿信,帶著五月天眾樂手們在街頭宣揚理想,一樣青春熱血,只是少了手上的電吉他。儘管從史學角度來看「大稻埕」,會挑剔劇情與史實不符的失誤、會對片中不夠考據的語言和服裝搖頭,然而這部賀歲片的好票房,卻也表示有不少人因此對台灣歷史多了幾分興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稻埕」穿越時空的戲碼確實稍嫌綜藝,六年級的導演葉天倫也未必懷抱書寫時代的雄心。但看了電影之後,觀眾會因為喜愛明星演員,去google出片中的林家少東影射的是革命志士吳文秀;能從貫穿全劇畫作「南街殷賑」,看出主角的好友正是兩年前才過世的畫家郭雪湖。

無論「大稻埕」以多麼商業的手法,把台灣人爭取平等自治的血淚史拍成一部YA片,年輕學子們至少能因此知道蔣渭水不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名字,不是政客們在紀念日時拿來裝飾演說的辭藻;大稻埕不只是藝文活動才會出現的古地名,而曾經是北台灣的社經重心所在。

以插科打諢避開歷史的晦澀沉重,在革命場景蒙上一層玫瑰色面紗,商業電影的表現手法或許會引來輕佻的批評,但也因為少了政治顧忌和學術包袱,電影院裡的觀眾至少都好好地聽了一個台灣的故事。

而本該為年輕學子書寫一部嚴謹歷史的教育部及學界諸公們,卻連一部電影的功能都辦不到。成立委員會、大費周章完成的高中課綱「微調」方案,最大成果是定調日本統治一律稱為「日本殖民」,「中國」必須稱為「中國大陸」。不同於原有版本中日治時期被凸顯,新課綱誠如教育部長蔣偉寧所說,有些「去日本化」。

照教育部的說法,這次課綱微調的目的是「讓教科書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加強台灣與中國大陸歷史連結」,果不其然遭到反對者批評為「大中國主義復辟」。但反對修改課綱者主張保留的現有版本,刻意淡化「唐山過台灣」、甲午戰爭、政府遷台等重要史實,又何嚐不是讓政治立場左右對史觀的選擇?

歷史,一向由勝利者所寫;在現代的政黨政治中,勝利者則由選舉決定。於是在最近十幾年的台灣,每經歷一次政黨輪替,就好像有人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動了手腳一樣,要面對歷史的人為變造。而本該忠實記載家國過往的歷史書冊,也因為政治而有了合法與非法之異。

在這個政治大過一切的選舉年,象徵政治話語權的歷史課綱紛爭恐怕難以善了。所幸台灣年輕人一向擅長在課本之外學習更重要的知識,與其在課堂上背誦由政治力量寫就的歷史,學生們不如放下課本,去看場電影,學學電影中人如何為自己發聲、寫自己的歷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