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博士成群院士一雙,白搭

2014-02-05 11:28

? 人氣

江內閣2014新春團拜後即將啟動內閣改組(吳逸驊攝)

江內閣2014新春團拜後即將啟動內閣改組(吳逸驊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春節後內閣改組幾成慣例,不論好官爛官總還讓他們過個好年,這樣的思維很有「官情味」,但卻往往模糊內閣改組的意義,緩和官員對自己不適任的焦慮,卻擴大民眾對政府無感的情緒,最後,官來官去連最簡單的振奮人心的功效都達不到,遑論讓政府氣象一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前流行的說法是「好官我自為之」,現在的流行詞是「好官難為」,但不論是「自為」或「難為」,都不能和「好官」劃上等號。自為之官無視人民心聲,難為之官據官位而解決不了問題,這就是馬政府最大的問題,而且,問題由來已久,從來未獲改善。

馬政府歷任內閣博士成群,如今還有院士一雙,不論怎麼評價都已經超過一般標準的「好」,但是「好學者專家」還是不能和「好官」劃上等號。學者專家可以專心研究,也可以發揮公共知識份子的責任感,對社會時政有所臧否,然而,一旦任官就得具體且務實地解決民眾的基本問題,某些時候要靠專業知識,很大部份還要靠政治技術(或眾人皆曰厭的權謀手腕),這就是所謂「為公不問私」,即使犧牲個人形象亦在所不辭,事實上,只要達到為公眾利益服務的目標,權謀也破壞不了形象。相反的,愈是執著於個人純潔無辜的「小清新」,結局如何從國內外對馬總統的評價即可見一斑。

馬英九總統不玩政治這一套,行政院長江宜樺不搞政治盟友,那得拿出真本事翻轉政治場域的遊戲規則,顯然他們並沒有做到。政府團隊要靠眾人之力,結合眾人則要靠「領頭羊」,即使民主時代的凡人政治也需要「領袖」,道理在此。

馬政府八年,內閣大改組至少四次,小改組的頻率一個巴掌都數不完,改到人人皆嘆人才不願入閣,頗有成為「D咖俱樂部」之虞,然而,一個好的領導者就應該有本事把D咖之眾力整個成「A咖團隊」,宋楚瑜就曾經打造過這樣的「省府團隊」,即使有美化之嫌卻也深入人心;相對的,馬政府卻有大本事逆反而行,A咖入閣都能在最短時間內消耗殆盡,最後混身傷痕離開,這六年唯一存活下來還有公共發言能量的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就此之後,馬政府再沒有容忍大砲改變政策的空間,其勢如江河日下也可想而知。

江內閣勉力撐過一年,推動政策愈見困難,內外因素皆有,但最大的問題可能就出在馬、江的領導能力、甚至技巧,君子不言「巧術」,那就得有「話術」:對的人、對的政策,得用有效的溝通取得支持,不論是語言的或行動的。

更重要的,內閣改組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效推進政策?還是有效動員選舉?或者做個態挨過七合一選舉再說?不想清楚這些問題,改組就只能是聊備一格、下兩手改變不了局面的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