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為何請出佛地魔

2014-01-15 14:47

? 人氣

中日兩國駐英大使以佛地魔互批對方

中日兩國駐英大使以佛地魔互批對方

最近英國媒體很熱鬧。先是中國駐英大使以《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與其分靈體比喻日本軍國主義和靖國神社,「代表這國家靈魂最黑暗一面」,投書批評日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此文一出,日本駐英國大使馬上反擊,說中國才是地區不安的淵藪,根本是亞洲佛地魔。如此戰火從倫敦燒到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續批日本過往,強調侵略主義才是史上最黑暗的「魔」。

2014新年伊始,就看到世界兩大強權互批對方佛地魔,記者會成了讀書會。不只國際輿論瞠目結舌,大概J.K.蘿琳也要目瞪口呆。但我得說,這其實很聰明:在英國投書,若能引用英國作家,不但更能獲得讀者共鳴,也是向所處的文化致意—以佛地魔和分靈體為喻,表示《哈利波特》膾炙人口,小說角色無人不知。畢竟,都到人家的報紙開罵了,難道不該對主人恭維幾句?法國《費加洛日報》就說,中日兩國的外交罵戰,已從簡單乏味的外交辭令,逐漸轉為「有趣大膽的文學藝術語言」。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之夜」索性請兩人上電視,分別討論日本是否軍國主義重生。佛地魔所帶來的新聞效益,果然和哈利波特一樣神奇。今年是莎士比亞誕生四百五十年,珍奧斯汀也要登上十英鎊紙鈔,接下來倘若還有對罵,會不會也引用他們作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這件小事,其實重申一個再清楚也不過的道理:從事外交工作,文化很重要。政治法律歷史時事,外交學院裡什麼都教,唯獨就是文化不能教,因為那只能靠學生自己努力。了解政經局勢當然重要,但那從來就是本分。要和各界往來互動,外交官要能談藝術說文學聊體育,從文化入手才能贏得重視。反之,文化成就也往往帶來真正的政治突破,影響力還常超越金錢數字。

就以去年十一月國家交響樂團(NSO)歐洲五地巡迴演出為例。這是文化活動?當然。但他們大膽地帶了三首當代作品,包括錢南章《詩經五曲》與顏名秀《鑿貫》,讓歐洲聽眾認識台灣的聲音。而把柏林作曲家佑斯特(Christian Jost)為NSO譜寫的《台北地平線》帶回柏林,也確實激起不同視角的交換:開頭和絃是曙光照耀,或是屬於台北特有,繁忙都市中的幽微禪意?最後莊嚴深刻,哀傷中緩慢凝聚的主題,又是否暗喻台灣的國際處境?作曲家不用明說,樂評自己會思考,也就會因此而自發認識台灣,在媒體版面討論。政治力可以出手打壓,但我到現在沒有看過任何外文媒體,會以「中華台北」等類似名稱介紹NSO的音樂總監呂紹嘉,漢諾威歌劇院甚至還為他演奏中華民國國歌。這就是軟實力的堅強。若呂紹嘉能帶領NSO定期歐巡,他們必能贏得歐陸文化界對台灣的喜愛與尊敬。

但外交學院雖然不能教文化,卻總是在教一件事:無論協商可以多麼複雜,「對方不要的」和「對方想要的」,永遠是不變的籌碼。談判桌上下所有隱藏與誤導,都繞著這個核心開展。然而玄妙的,是我們有全世界最不怕被勒索的誠實總統,在元旦大聲強調「今年只有一個重點,就是全民拼經濟。」─是的,正是如此願景,讓祝詞變成詛咒。本地政客奸商與土豪劣紳,為禍恐怕早就遠勝敵國外患,現在更一個個叼著「拼經濟」的話術當成免死金牌,繼續踐踏環境、横徵暴賦。但說到底,「拼經濟」難道不也是本分?若非得宣告,「拼經濟」絕對不如「拼文化」。沒有文化,經濟好了又有何用?社會不過和現在一樣,上下交賊,貧諂富驕,民眾生活照樣痛苦。

只是這些政客奸商、土豪劣紳如果只是分靈體,那麼誰又是台灣佛地魔呢?

*作者為知名樂評人、主持人、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