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考》賈葭:不要再對重霾嬉皮笑臉了

2016-12-25 06:50

? 人氣

北京霧霾深重。(美聯社)

北京霧霾深重。(美聯社)

12月16日下午,許多人在朋友圈曬「霧霾來襲」的現場照片,黑壓壓的一坨坨暗黑色濃雲,直逼藍色天際,令人不寒而慄。朋友圈仍然是各種調侃,比如霧霾辦好了進京證之類。過去幾年,由於個體對霾的無奈與無力,調侃和苦中作樂成為一種流行且安全的態度。可是,這種嬉皮笑臉對真正的問題並不能有所幫助。我今天主要就說說態度,不談其他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近日廣為流傳的北京霧霾圖片,黑壓壓的一坨坨暗黑色濃雲,宛如幽靈。(作者提供)
近日廣為流傳的北京霧霾圖片,黑壓壓的一坨坨暗黑色濃雲,宛如幽靈。(作者提供)
近日廣為流傳的北京霧霾圖片,黑壓壓的一坨坨暗黑色濃雲,宛如幽靈。(作者提供)
近日廣為流傳的北京霧霾圖片,黑壓壓的一坨坨暗黑色濃雲,宛如幽靈。(作者提供)

不斷有氣象學家提醒,霧是霧,霾是霾,霧是天象,霾是人造。從文字表述的準確要求出發,我倒是鄭重建議媒體以及公眾,在提及「霾」的時候,不要「霧」、「霾」連用,首先在概念層面嚴格分開,讓我們真正面對人造的「霾」的概念,為討論奠定一個嚴肅的基調。

我也不贊成那種壞事變好事的邏輯,比如《某球時報》曾經的通欄大標題是〈北京『紅色預警』引世界熱議〉。我們都知道,村裡某個房子快塌了,鄰居們議論紛紛也是正常的,你總不能到村廣播站在大喇叭裡喊:「我家房子快塌了引發村民熱議」,這個真心不合適。這種壞事變好事,就是嬉皮笑臉的一種。

霧霾「引起世界熱議」是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作者提供)
霧霾「引起世界熱議」是一點都不好笑的笑話。(作者提供)

回顧霾的歷史,我記得是2008年的7月,一個ID為BeijingAir的twitter帳戶,首先開始公佈pm2.5的資料,並對資料有簡短結論,通常都是unhealthy、very unhealthy,或者bad,直到有一天用了一個很不常見的crazy bad,才在中文推特圈瘋傳起來。那時候上推的人不多,這個帳戶的關注者就更少了。

我在2010年前後的專欄文章裡,提及霾和pm2.5的時候,都不太敢引用這個帳戶的資料和結論,如今這個帳戶也不過十萬多的關注者。我總在想,假如當初,2008年的時候,這個帳戶公佈的數值可以被早日重視,或者說可以被大多數市民知曉,今天我們面臨的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歷史不能假設,但現實的確是更糟了。

後來就是奧運期間的口罩事件。美國奧運代表團自行車隊幾個運動員,一下飛機就戴著口罩。那個口罩是美國自行車隊為隊員特製的,他們就是依照大使館提供的建議才這樣做。後來,被中國一些媒體和機構大加撻伐,甚至還上升到「辱華」到高度,逼得他們摘下口罩道歉才了事。

 

8年前,在北京戴口罩是可恥的,圖中的美國運動員曾經激怒了全中國(左)。到了 2014年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戴口罩太正常了(右)。(作者提供)
8年前,在北京戴口罩是可恥的,圖中的美國運動員曾經激怒了全中國(左)。到了 2014年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戴口罩太正常了(右)。(作者提供)

回頭看,當初指責美國運動員、指責大使館空氣品質指數的那些媒體,那些人,究竟是真正不知道情況之嚴重,還是知道而故意為之?我其實傾向於後一種判斷。2008年的空氣品質本來就不怎麼好,停工停產,單雙號限行,才換來了「奧運藍」。如果空氣真的沒有問題,我們又何必停工停產呢?最後精神勝利地說「美國人被奧運藍征服摘下口罩」,不過是自欺罷了。逼美國運動員摘下口罩,無非是停工停產的「功勞」要被人確認和承情而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