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薩專文:被催眠的街頭運動

2019-11-07 05:50

? 人氣

香港特區政府發布《禁蒙面法》之後,連續多日,示威者依然刻意蒙面挑釁警察,挑釁立法。相較於法國,法國早在2011年就已通過並執行禁止蒙面的法規,連風兜或其他足以遮蔽臉龐的帽子都在禁止之列,一旦違犯,可能就是重刑伺候──違犯者一旦被捕,立即就是制裁。可是,即使如此,那些在香港現場的法國媒體通訊員,卻還是可以長篇大論,指控林鄭月娥,把禁蒙面法的頒布視為特區政府「反民主」的明證。這完全是雙重標準,在亞洲被視為是政府醜聞暴行的,同樣的措施在法國卻是日常事務。這些記者是「盡職」了,做了他們的工作,不過,懂得標準法文的人都知道,如是行徑叫做mercenariat,傭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0月16日和17日,林鄭月娥兩度安排到香港立法會做報告,卻都遭到支持「運動」的議員嗆罵阻攔,西方媒體對於這些立法會議員使盡手段攻防,幾乎是一致頌讚。他們似乎認為,香港既然是由北京極權政權的代理人所管轄,那麼,林鄭遭受「泛民主」的代表辱罵,被禁止在香港的議會發言,那是理所當然,罪有應得。依據這樣的道理,那麼下一屆的諾貝爾和平獎應該是這些泛民議員的囊中物了。相較之下,法國左翼領導人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和他的朋友們也曾經在議會中被視為流氓、國家之敵,體制之敵,比起香港議會的險惡,簡直就不值一提了──可是那畢竟是在法國。

大家應該都還記的,黃背心運動期間,示威者是如何遭受媒體暴力的對待,從權威正統的報刊到街頭小報,在電視談話性節目、在廣播中,無不如此。在香港,以民主為名的勇武鬥士在地鐵裡丟擲汽油彈,隨興所至破壞提款機,亮刀襲擊警察,在警察身上潑油點火;街上那些落單的,有中國陸客嫌疑的人時常被無端攻擊,被嗆罵「滾回去!」這些行徑,西方媒體一致頌揚。想像一下,若是在我們法國,當那些法西斯主義者找外來移民麻煩,威脅移民,而所有的媒體,從極左翼最基進的政黨到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在媒體上從BFM商業廣播電視到《世界報》,所有人一致頌揚這些凶暴的示威者,認為這場運動指引了解放的道路,讓那些對暴君不滿的人民得以解放出來.....這正是所有西方媒體報導香港示威的方式。

法國黃背心示威:民眾不滿富豪捐款重建巴黎聖母院,卻無視經濟不平等問題(AP)
法國黃背心示威(資料照,AP)

或許是到了該終止這些愚行蠢話的時候了,該掙脫街頭運動者的自我催眠狀態了,那些不經大腦的等式也該刪除了(雨傘運動=占領華爾街=黃背心運動=阿拉伯之春=廣場運動=阿爾及利亞人民運動......等等,為何不乾脆說也等同於羅馬時代蓋烏斯與斯巴達克斯的抗暴運動 ?)或許是該掙脫我們法式本土井底觀的時候了,該做一些努力,在地緣政治的大背景之下,去思索運動的目的究竟何在?是怎樣佈的局?是什麼力量在支配?當然,參與運動的人潮有其異質性,這無庸置疑:就像許多這一類型的抗爭,若是人潮中好好去分辨的話,總是可以找到三兩位無政府主義先進巴枯寧(Bakounine)的閱讀者,也可以找到一小撮工委會(譯註七)的成員,更仔細搜尋的話,也還會發現經由旅遊網周遊諸多景點後剛好湊上的觀光客──不過,這樣去分辨成員性質意義不大,真正重要的是,運動的這股勁道從何而來,是什麼樣的風潮在導引,同時,也要了解運動的皺褶 (譯註八)之所在,如何陷入?出口何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