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薩專文:被催眠的街頭運動

2019-11-07 05:50

? 人氣

2019年10月29日,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在下議院發表談話,推動提前大選(AP)
英國首相強森。(資料照,AP)

五、於此看來,構成香港街頭抗爭之情感基礎的,無非就是一種狂熱、歇斯底里的「當下此刻至上主義」(présentisme),所有連結當今狀態的歷史性(historicité) 概念全部從其腦袋抹除,只留下衝撞行動的競飆哄抬,以及反覆吟誦的口號標語。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刻意將中國政權與納粹暴力等同,將習近平比擬為希特勒,這種典型的話術,旨在激化敵我意識,將歷史的知識和認知置換為高亢熾熱的抨擊謾罵以及黑色彌撒。對於那些出生於上個世紀的歐洲人,對於任何認為文字仍須有意義可循的人而言,這種任性的比擬,不僅是幼稚、卑劣,也是虛無蹈空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實在很想把這些躁動的份子送回他們小學的課堂,並且好好地問他們一下,如今,在中國,究竟哪裡有毒氣室?哪裡有死亡工廠?將國家敵人和低劣種族以工業手法滅絕的計畫何在?究竟哪裡存在納粹暴力或政策手段造成數以百萬的死亡?他們很喜歡拿新疆問題出來罵人,可是,如果香港的這些好事者不能分辨清楚納粹主義以及針對維吾爾人的,帶有新殖民主義色彩的不公平待遇,那麼,我們寧願他們多花點時間唸書,而不是從好萊塢的漫畫人物或電動遊戲中挖取靈感。

六、猶記得大約在10年前,我曾經指導,或毋寧是陪伴一位香港博士生,她的研究主題是香港公屋制度的起源,並且執意要借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理論來發展她的論文──包括生物政治、生命體治理、警察、安全機制......等等。我記得在閱讀論文時,有一個段落讓我不自主停頓下來。這位博士生提到港英政府二十世紀初期在香港所做的人口普查。根據大英帝國管理殖民地的一貫傳統,人口的統計是以種族做為分類基礎的──白人、印度人(當時在警界、軍隊、低階行政系統,印度人為數不少)......以及中國人。而中國人,跟其他族群分類完全不同,是以區塊團夥做為單位,而不是被視為擁有公民身份的個體,不是一個人頭、一個人頭的計算──也就是說,在那些殖民地統計者的眼中,中國人的存在不是個體,而是以一堆一夥為單位。

每次當我看到英國政府官員針對香港問題發言,就如同看到皺著眉頭的守護天使,其調性無非就是關切香港的自由失落,民主品質下降,擔心香港政府過度受到北京當局的操控,我總是會想到那個人口普查的「細節」,那是大英聯合王國的大旗還飄揚在香港天空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口袋中的摺刀似乎就會自行展開,義憤油然而生──啊,就在他們殖民史的堂皇大門之前,居然就這樣公然抹除歷史記憶,還大義凜然地向別人訓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