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中70年歷史糾葛》美國對台政策的「去中國化」:川普政府推動台美關係正常化

2019-10-03 21:30

? 人氣

1979年12月20日,前總統尼克森在卡特宣佈美中建交之後給卡特寫了一封信,信中特別提出他對中共「不對台動武的保證是否足夠」的擔憂,希望卡特能明確向北京表達美國的立場: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將為美中關係帶來嚴重影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尼克森說:「我知道現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軍事攻擊的可能性在幾年內都還很低,不過我認為美國應該公開表明,任何對台灣使用武力都會無可避免地危及我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他還說,美國也必須對中國表明,美國有權利批准私下售台武器,不過美國打算「只有在有必要威懾任何對台動武的情況下行使這個權利。」

台灣的地位不確定

曾任美國駐廣州副總領事的前美國國務院情報研究局中國首席分析員的譚慎格(John Tkacik),今年4月在一個《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活動中,回憶他在1978年8月從臺北的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被調到美國駐北京聯絡辦事處的親身經歷。

譚慎格說,當時國務院內部已經開始在準備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因此對台事務的處理也在做內部組織調整,把「中華民國科」改為「台灣協調幕僚」(Taiwan Coordination Staff),「儘管實際上我們就位於中國科隔壁」。由於台灣科(Taiwan Desk)與中國科(China Desk)只相隔一個角落,因此,「我們都戲稱那個角落是台灣海峽」。

譚慎格說,當時大家都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台灣科並不在中國科之下」,但台灣科並沒有一個主任,而是隸屬於地區事務局(regional bureau),當時外界也不清楚國務院內部有台灣科與中國科的區別,他說,國務院這麼做的理由是因為「美國在政策上並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過這個政策的背景,其實要回溯到美中正式建交前8年。

1971年4月,美國國會就曾經幾次要求國務院說明,台灣的地位是什麼。譚慎格說,當時「國務院的正式答覆是,台灣的地位沒有確定」(The State Department’s response, formal response, was that ‘Taiwan’s status is undetermined’),而中國對此自然是「極度不高興」(terribly upset)。

譚慎格提到的這段歷史,據美國國務院解密檔顯示,1971年5月3日,蔣介石總統曾經會見到臺北訪問的美國財政部長甘迺迪(David Kennedy),會面主題是有關台灣紡織品銷美的議題,但國務院發言人佈雷(Charles Bray)4月28日發表了一段暗示台灣地位仍然有待決定的談話,蔣介石對此十分不悅,中國也對佈雷的說法表示不滿,尼克森總統在5月5日的白宮每日彙報中批評說:「為什麼國務院不按照我的說法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