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端午節特寫:年輕化與國際化的划龍舟傳統

2016-06-10 11:50

? 人氣

在台灣過端午節,就是要划龍舟(美聯社)

在台灣過端午節,就是要划龍舟(美聯社)

香港有近10個地區在端午節舉辦龍舟賽事,數百隊來自海內外的隊伍在鼓聲濤聲中競技。台灣、中國甚至世界上有華人的地區,也有端午龍舟賽。這個能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民俗,現今以「健身」、「團結」的形象,吸引更多人投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6年端午節,香港某龍舟隊成員Billy上午6時就起床準備比賽,「今天會是兩個多月跟一班朋友一起訓練的成績單,很期待。」Billy參加的赤柱國際龍舟錦標賽是香港知名的國際賽事,今年約有6000名選手,超過280隊海內外隊伍在水上競技。

龍舟這項傳統運動在中國南方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中國龍舟協會介紹,有些民間傳說划龍舟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在各地區、少數民族間,也有紀念不同人物、在端午節以外時間舉辦的版本。

成立至今滿25年的中國香港龍舟總會副主席鐘志樂向BBC中文網表示,現在的龍舟賽已走向國際化,通過規範化、裁判制度、國際規格認可的成績制度,令賽事更公平、吸引到更多人參與。

參加2014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的外國團隊。
參加2014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的外國團隊。

鐘志樂也觀察到,女性參與龍舟賽事的比例有顯著增加,雖然沒有正式的統計數字,但他粗估男女比例大概是七比三。

BBC中文網訪問幾位參加龍舟賽事的選手,他們都不約而同的表示,因為少則幾週多則數月的划龍舟練習時間,讓他們的端午節「不只有一天」,而且多了「隊友」共度佳節。

在香港仔龍舟競渡大賽貴賓席上,以顧問身份熱烈討論賽事的鄭華明,賽後向BBC中文網記者說,他是南丫島漁民,已經有超過50年的划龍舟(香港稱為「扒龍舟」)經驗。

「在以前來講,漁民扒龍舟不是比賽的,」他說,扒龍舟是香港漁民的傳統,在海中祭祀亡魂、祈福,在這二、三十年間,才漸漸變成社區活動。鄭華明很樂見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龍舟賽事。

參加動機

今年第一次參加龍舟賽的Billy表示,他是因為想要鍛鍊上半身,所以加入職業工會的龍舟隊。

「覺得應該是一生應該要去做的事。」31歲的台灣人楊同學說。平常就喜歡運動的她,在朋友的介紹下首度挑戰,台北市、新北市賽事都有她的名字。

「台日交流龍舟隊」隊長傳雲表示,今年是他第二年划龍舟,當初也是因為本來就有固定運動習慣,朋友邀請之下就投入訓練。

下水之前

傳雲介紹他所屬龍舟隊的訓練狀況:從二月開始備戰,一週會有兩天的基礎體能訓練,包含跑步,以及俯臥撐、仰臥起坐的重量訓練,週末會到河濱公園划龍舟,到了鄰近比賽的六月,更是每天早上六點半到八點都有練習。

技術需求

「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距離一長,會很喘肌肉又很酸」 傳雲說,所以他們的隊員一開始都要從基本體能培養起。楊同學表示,因為女性生理條件的差異,她的肌力跟不上,一開始有點挫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