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馬英九准辭翁啟惠,幫蔡英文拆炸彈?

2016-05-11 08:30

? 人氣

馬英九批准中院長翁啟惠辭呈,這是兩人最後一次一同出席「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興建工程」上樑典禮的身影(葉信菉攝)

馬英九批准中院長翁啟惠辭呈,這是兩人最後一次一同出席「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興建工程」上樑典禮的身影(葉信菉攝)

卸任前十天,馬英九總統批准了中研院長翁啟惠三月滯美期間的傳真辭呈,直接「手諭」三位副院長留任,並派副院長王汎森代理院長。馬英九批准翁啟惠辭呈同時,也以千字信函致翁啟惠,要求中研院儘速安排遴選名單上的三位候選人「來府面會」,以便他或下任總統(蔡英文)任命新任院長,此一形同「面試」安排,最快本周內即將進行,不論馬英九最終決定核定新任院長,或留下意見供下任總統圈決,都是幫蔡英文拆了炸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進黨對馬英九准辭翁啟惠的反應是:倉促決定恐有失周全、應該解釋為何從四月拖到五月?後者剛好解釋前者,從翁三月底請辭,到五月十日准辭,經過一個月又十天的考量,不可謂倉促;至於為什麼拖一個月?還需要解釋嗎?翁是因為浩鼎案滯美不歸而以傳真請辭,立刻批准,不是給了翁啟惠不必回台的理由?堂堂中研院長又豈宜以如此「倉惶」姿態請辭?這不但攸關翁的個人尊嚴,也攸關中研院的學術尊嚴。

20160510-SMG0045-003-翁啟惠准辭-總統府提供.jpg
馬英九總統致函翁啟惠,詳述准辭原由。(總統府提供)

翁啟惠返台赴總統府與立法院,說明浩鼎案,並參與院長遴選,讓中研院人事有一個基本結論,雖然遴選過程竟爭議不斷,先是候選人遭放話扣上「親中」紅帽子;繼而臨場變更投票程序,以利於特定候選人出線。結果,遴選名單之一的郭位聲明「台灣政爭如野草蔓延」,退出遴選;翁啟惠二度入府不談辭職,只能請假或休假,「以免人事動盪」,理由是他辭,三位副院副院長也得隨同他辭職,還要總統儘速確定院長人事,他可以「提前交接」。

中研院士鬧「分裂」,大學問家不懂民主程序為何物

已經進入司法程序的浩鼎案按下不表,先不談司法的無罪推定,翁啟惠的院士是終身榮譽;就院長人事而言,這就是過去一個月來,中研院與總統府的「大鬥法」,避免總統將權力之手伸進學術機關的馬英九,按兵不動,卻讓中研院焦躁不已,五月初,三十五位院士連署,以遴選之程序爭議,呼籲馬英九退回遴選名單;三天後,另一批四十五位院士連署,力挺評議會遴選程序沒有瑕疵,這是最高學術機關史無前例的「分裂」,中研院的大學問家們,恍若未覺自己鬧了多大的笑話!

第一,他們不知民主程序為何物,甚至對基本的議事規則認知都不足。任何遊戲規則都不能在競選人名單擺出來之後才變更,此其一,院士們不懂,問問雖非院士但同為評議員、且曾任大法官的法律學研究所所長林子儀,當知臨場修改投票辦法多麼不得宜,但是,顯然評議會沒問,林子儀也沒說,六十七位出席評議員,六十五人同意變更投票辦法

第二,這些大學問家真的都不覺得不妥嗎?實情顯然不非如此,否則不會有這麼多爭議,乃至院士接受《聯合晚報》普查時,會感嘆「悶得要死,有苦說不出」,中研院的創院精神就是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是誰、什麼原因,讓他們面對「不妥不宜」竟「不敢不願」發出正確之聲?甚至中研院聲明為遴選程序背書時,硬是隱匿提案變更選舉辦法和修改投票程序文字的評議員名字,如果程序沒有瑕疵,有必要隱其名嗎?主導變更投票程序的評議員為何不敢、不肯為自己的主張和行為負責?

第三,投票程序再有瑕疵,既經評議會通過,但凡參與評議會且未對投票辦法變更提出異議者,其實沒有權利和道理,參與連署反對評議會通過的遴選名單,然而,觀察兩份連署名單,力挺評議會程序者不乏私下嘆之罵之,卻一以貫之沒有道德勇氣反對之;而質疑程序瑕疵要求退回者,也不乏會中悶聲不吭支持變更投票程序者。套用翁啟惠的說法,大學問家們的道德標準與力爭是非的勇氣果然「有異於常人」。

面會候選人不退回遴選名單,保留中研院顏面

中研院人事爭議,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很簡單,一言以蔽之,有人意圖主導卻擔心總統另有他想,此人想太多反而把事情搞砸了,至少六十五名評議員(包括院士)不論是想太多或者想太少,都是把事情搞砸的「共犯結構」,讓中研院陷入進退兩難的僵局。

20160510-SMG0045-007-翁啟惠准辭-總統府提供.jpg
翁啟惠准辭(總統府提供)

馬英九以總統職權出手,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並未逾越權力者面對學術獨立的分際,包括準總統蔡英文和前院長李遠哲、乃立法院教育委員會都決議翁應辭;副院長代理院務到新院長圈定產生,符合中研院制度法令;至於選舉辦法爭議、乃至部份院士正反兩方的連署,仍得由中研院釐清補正或研議解決之道(總統無意插手),至於退回遴選名單之議,馬英九以「面會」當選三人的方式,含蓄暫緩退回之舉,也算迴護了評議會的顏面。

至於面會之後如此處理,馬英九保留了下任總統行使圈定權的空間,當然,也保留了為蔡英文拆解這個學術炸彈的餘裕。三位當選人之中,郭位聲明退選,但還是在中研院提送名單之上,總統必須當面確認其意願,斷不可能圈定票數最少又聲明退選之人為院長;其他兩位對此次遴選爭議有何看法,也得聆聽,畢竟三人都是學術界的頂尖人士,論學術成就實無高低之別,卻無端捲入因為投票辦法衍生的爭議之中,對他們也是極不公平的事。

蔡英文應該慶幸免於捲入「浩鼎家族」之不當聯想

他們或許堅持維持遴選結果,則馬英九要不要圈定或留待蔡英文圈定,這是馬蔡要商量的事;或許他們也認可由院士會議重新投票以補正之前的爭議,那麼反而是一個公平的解決之道,無論如何院士會議的位階當然在評議會之上,如果要走這條路,同樣要經過院士會議先認可改變辦法,再由院士投票產生之,而院士會議理當聽聽三位(或兩位)候選人對中研院發展的願景,他們的願景也得讓全民理解,在科研成就之外,中研院也是國家人文發展核心中的核心。

蔡英文不必遺憾自己圈定院長的權力被「架空」了,總統的手本來就不必伸進學術獨立機關,威權時代的兩蔣即使不插手都不肯放手,民主時代的總統根本不需要這個掐住學術機關的「最後權力」,而院士投票產生的院長,還是要提請總統任命,總統任官權是誰都拔不掉的。相反的,當各界訾議中研院遭學閥把持、「浩鼎家族」建構新的政學商關係網絡,蔡英文都是這個網絡的核心,從利益迴避的角度看,蔡英文應該慶幸自己免於捲入不當聯想。

當年,李遠哲返國任院長,中研院遴選出三人供總統圈定時,余英時院士開開心心對外表示,「我是陪榜的。」表現出知識份子廓然大公的胸懷,學術生命是永恆的,不因為有無擔任院長而失色,而任何一任院長都應該秉持這樣的心情,為學術服務,而不是為權力者折腰,中研院長不是總統的院長,不是李遠哲的院長,在程序爭議聲中就任的中研院長得到的也只能是打了折扣的敬重,這對中研院發展當然是傷害。學術只為真理與文明服務,做為知識份子代表號的中研院,分藍分綠還分本土與親中的笑話,荒唐至極!鬧夠了,可以停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