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淨零轉型與智慧製造浪潮下,許多傳統產業工作者正積極尋求職涯突破。38歲的資深傳產機械技師阿鍾,就是其中一個激勵人心的典範。他透過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的「智動化與機械手臂應用班」,不僅成功擺脫了昔日的「薪」酸困境,更順利轉型投入綠能產業,迎向充滿前景的智慧職涯。
阿鍾擁有數十年紮實的機械維修經驗,長年於傳統產業奉獻所長。然而,隨著年紀增長,他卻逐漸感受到升遷與薪資停滯的瓶頸。面對智慧製造和AI應用日益成為產業主流的趨勢,他意識到若不積極求變,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將受到嚴峻挑戰。這份對現況的不安與對未來的渴望,成為他尋找轉機的強大動力。
為了迎戰這波產業變革,阿鍾毫不猶豫地透過「台灣就業通」網站,報名參加了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五股職業訓練場開辦的「智動化與機械手臂應用班」。這對他而言,是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課程內容涵蓋了程式語言、模擬器操作、嵌入式系統、機器視覺與感測器等智慧製造的核心技術,這些都是他過去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儘管面對新知帶來的巨大挑戰,阿鍾憑藉著一股破釜沉舟的毅力,全心投入長達六個月的密集訓練。從理論知識的學習到實際操作的演練,他逐步紮實地建立起智慧製造的專業能力,為自己的職涯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結訓後,阿鍾的努力與付出獲得了豐碩的回報。他順利進入一家致力於廢水再生與綠能創新的循環經濟公司,擔任維運工程師。這份新工作讓他能將所學實際應用於沼氣發電機、耗氧發酵機與污水處理設施的維修及AI監控優化上。
這次成功的轉職,不僅讓阿鍾的職涯領域大幅拓展,薪資水準也明顯提升,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有感而發地分享:「職訓是個契機,讓我有機會學習、成長與突破,拓展自己的道路。」這句樸實卻充滿力量的話語,道盡了他對職訓的肯定,也反映了許多在數位轉型浪潮中尋求突破的勞工心聲。
北分署指出,數位化浪潮正深刻改變著工作型態與勞動市場。為了協助民眾在職場中維持競爭優勢,勞動力發展署積極配合國家重點產業政策,持續規劃多元職業訓練課程,聚焦智慧機械、智動化、物聯網、AI應用等新興技術領域,旨在培育更多像阿鍾這樣能推動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
北分署鼓勵有志投入智慧製造領域的民眾,善用政府提供的職訓資源。轄區內的五股、泰山訓練場即開設「智動化與機械手臂」、「智動控制」等實務導向課程。民眾可至「台灣就業通」網站 (https://www.taiwanjobs.gov.tw/) 查詢最新課程資訊,或撥打免付費客服專線 0800-777-888 洽詢,將有專人提供協助。
(相關報導:
北分署「臨時津貼」助弱勢,五年力挺3300人再就業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