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任近5個月,終於在台北時間5日晚間與習近平通上電話。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川習同意雙方團隊繼續落實日內瓦共識,盡快舉行新一輪會談。習近平並歡迎川普再次訪華,川普則表示誠摯感謝。中國官媒《新華社》是最早曝光這通電話的媒體,川普隨後也在社群媒體證實此事,並稱「通話為兩國帶來了非常積極的成果,我們各自的團隊將很快在待確定的地點會面」。
川習通話令美中緊張關係得到緩和,不過外界仍好奇中美貿易戰最終將如何發展?包宗和表示,美中貿易戰原則上就是一場「懦夫賽局」、「膽小鬼賽局」,面對雙方即將對撞,看誰先撐不下去就定退讓,否則如果真的對撞了,彼此等於是同歸於盡,這對雙方而言都是最差的結果,現在就是誰要先讓步的問題。

包宗和分析,現在比較好的情況是,美中雙方是願意坐下來談的,不是拚到底,就看能不能談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這比同歸於盡好上太多了,只不過最後雙方對談會不會破局,還有待觀察。
包宗和指出,此次美國很可能低估了中國的長期準備,中國可能早就準備好要和美國打這場貿易戰,因為他們在川普第一任其實就有交手經驗,所以這一次川普重回白宮,中國在應對上一點都不慌忙,而且對美國的態度也很強硬。
中國手握8張牌支撐貿易戰戰局
包宗和分析,中國大陸目前手上握有8張牌,可以支撐他們打完貿易戰。
1,中國製造不依賴美國市場。
2,中國製造已在供應鏈佔據關鍵優勢。
3,中國握有「稀土」等特殊資源可以掐住美國。
4,其他國家對中國產品已經有依賴性。
5,中國龐大市場對全球國家有吸引力。
6,美國是民主國家,人民反彈的壓力大於中國。
7,中國人民耐性比美國人民高。
8,川普加徵關稅引發憲政體系矛盾。
包宗和分析,大陸的產品除了美國以外,仍可以找到其他市場,例如歐盟、全球南方國家等,大陸面對的市場是全球性的。全球南方是目前中國很強調的詞彙,指的就是過去說的第三世界國家,中國認為自己是第三世界國家當中的領導者。
包宗和表示,第1,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係本就非常密切,同時也在拉攏與歐盟之間的關係,中國要想掌握住這些地方的市場很容易成功,因為歐盟也在強化與中方的連結,而這些都是因為美國總統川普自廢武功,把美歐關係搞壞了,讓中國可以接手強化對歐關係。所以說,雖然美國市場同樣重要,但中國來說有美國市場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中國有其他選項。
(相關報導: 馬斯克和川普槓上!特斯拉一夕蒸發逾4兆 發生什麼事、他們離得開彼此嗎? | 更多文章 )
包宗和指出,過去全球化之下,中國已經累積出在供應鏈上的優勢,「中國製造」不只是在基礎民生產品,在高科技產品也有一定的掌握,在供應鏈方面中國有相當程度的優勢。有人說全球化已死,因為美國想要斷掉全球化,全球化確實有被弱化,但是不是真的已死還有待觀察,美國想把製造業帶回美國也不是那麼簡單。在全球化之下擁有供應鏈上的優勢,這是中國的第2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