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政府「親中友日」?日本政府陷入關稅與米價風暴 東大學者:石破茂為保政權會對台出「這1招」

2025-06-06 13:55
在日本東京大學執教的台灣學者黃偉修認為,日本輿論對未來的中日韓三方互動仍充滿疑慮,在日本7月參議院選舉即將到來的情況下,石破茂政府近期很可能無暇顧及與台灣的關係。(美聯社)
目錄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本週勝選上台,而日本首相石破茂正在面臨與美國政府的關稅談判和國內米價高漲的問題。在中國方面則意圖改善中日關係,未來甚至有可能會開放日本水產品銷陸。對此,在日本東京大學執教的台灣學者黃偉修認為,日本輿論對未來的中日韓三方互動仍充滿疑慮。但與此同時,在日本7月參議院選舉即將到來的情況下,石破茂政府近期很可能會無暇顧及與台灣的關係。

未來的日韓關係仍待觀察

由於韓國新總統李在明出身自由派陣營,加上目前的韓國新總理候選人金民錫被爆出,除了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外,也在北京清華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引發外界對於韓國新政府會不會「親中友日」、甚至出現過往「友朝遠美」的局面,為東亞政局產生了巨大變數。

雖然日本首相石破茂4日祝賀李在明黨選韓國新總統、先前也表明希望能在今年內,能在日本舉行中日韓三國領袖峰會,但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黃偉修告訴《風傳媒》,日本方也會擔心,未來日韓關係會不會又有惡化、也對李在明是否「親中」感到憂慮。

20241014-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黃偉修,接受《風傳媒》專訪。(黃信維攝)
20241014-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黃偉修,接受《風傳媒》專訪。(黃信維攝)

黃偉修解釋,雖然目前日韓關係還不明朗,也要等韓國新政府的權力穩固之後,才能做出更進一步的判斷,但日本輿論還是比較保守的在看待李在明當選一事,學界目前也只能看到相關的憂慮,未來的東亞局勢還不明朗。

中日關係短期會大幅改善?

而在未來中日關係的部分,情況同樣的撲朔迷離,加上5月25日曾爆發兩名日本公民在中國東北的大連市遭到殺害一事,也替未來的中日關係蒙上一層陰影。黃偉修認為,雖然大連地區與日本長期保持著傳統上的緊密關係,但總體而言,自從新冠疫情之後,整個中日的經濟的交流 就一直在慢慢地減少,「這次又發生在大連,還是有可能(對中日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

南韓新總統李在明(中)提名首位國務總理金民錫。(美聯社)
南韓新總統李在明(中)提名首位國務總理金民錫。(美聯社)

黃偉修說,中方對外解釋,大連這次的刑事案件是「商務衝突」造成,這當然是有可能的原因,但中日兩方如果要避免大連的刑事案件影響雙方關係,應該要公開更多的資訊,讓民眾不要與先前,包含蘇州日本人學校師生和深圳日本學校學童遭攻擊連想再一起。而官方如果封鎖訊息,「民眾就會臆測這個問題」。

而對於中國近期向日本的水產品檢查釋出善意一事,黃偉修則認為,中國如果在這個時候要恢復日本的水產品進口,當然是對日本的廠商和經濟界來說,是會受到歡迎,畢竟目前在國際上還是沒有辦法找到取代整個中國市場的買家。然而,受到中日關係的發展的影響,未來中國的市場對日本有多大的吸引力,還是要看未來經濟談判才能做出判斷。

黃偉修向《風傳媒》解讀,中國是利用日本的水產品進口的問題,來當成是一個外交的牌。而在美國總統川普要全面要對中國談判的時候,中方想要用這個牌,來改善中日關係。而在日本方面,倒是不見得會同意這樣的關係,包含在日本在安保的問題上,還是會選擇跟美國再一起。相較之下,中方不願意加快水產品開放的時程,也會連帶影響到日本方面對中國的信心。

中日關係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政府已開始討論最快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美聯社)
中日關係出現回暖跡象,中國政府已開始討論最快於2025年上半年恢復日本水產品的進口。(美聯社)

地緣政治仍是日本外交的重點

日本海上保安廳28日在官網公佈消息指出,中國撤除了設置於沖繩群島、與那國島以南海域「專屬經濟區」(EEZ)內的海上浮標,此舉被視為是中方願意為改善中日關係而做出「讓步」。然而,黃偉修認為,日本輿論主要還是關注中國在各個方面,特別是軍事上給予日本施加的壓力。而在這些部分,除非中國方面沒有任何作出退讓的話、或是真的改變,不再做這些「比較刺激性的作為」,否則,中日關係要在實質上有大幅度的進展,「還是很難」。

他解釋,中國在「尖閣諸島」(我方稱為釣魚台烈嶼)跟與那國島有釋出一些善意、例如把浮標撤走,但其實還沒有真正的進展,中日在這些地區的問題「本質上沒有任何的改善」。

而針對未來的中日關係,黃偉修認為,日本輿論還是比較重視台灣海峽的局勢、還有中國對日本「尖閣諸島」施加的壓力,「至少(日本)輿論界還是在關注這個問題。相較之下,中國若是開放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大,看起來比較像是「經濟關係」。

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島)。(美聯社)
釣魚台列嶼(日稱尖閣諸島)。(美聯社)

台日關係變得不重要了?

在台日關係方面,由於石破茂正面臨7月參議院改選可能敗選的龐大壓力,他將挽回支持度的政策,投注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和控制米價上,此舉被輿論和學界認為並非過於穩定。換言之,自民黨在7月的參議院改選中,仍存在恐無法過半、甚至會在政治壓力下,被迫做出解散眾議院和改選的局面,這也讓未來石破茂政府的外交政策無法關注在台灣議題上。

對此,黃偉修表示,石破茂在對台政策上面,目前確實是沒有具體的政策推動,「現在畢竟問題都是在關稅跟米的狀況,加上(參議院)要改選,其實石破茂現在看起來是無暇去顧及台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