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制憲」除魅,終結「被殖民」悲情!

2019-03-16 07:10

? 人氣

⑤台灣民主國(1895)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⑥日本(1894〜1945)

⑦中華民國(1945~~~)

但,換另一種算法,認為還必須要加上兩面「國旗」才正確:

⑧朱一貴的大明王朝

⑨大肚王國

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九面「國旗」。

被戲稱為蕞爾小島的台灣,曾經被輪流插上這麼多面「國旗」,每換一次「國旗」,國號(或政權稱號)當然也就會被置換過一次。不妨設想一下:一個人如果被改過七次或九次名字,還有誰會清楚知道他(她)到底真確該叫做甚麼名字呢?這能不能稱之為悲哀的一生?這算不算是「被殖民」的乖舛命運?

今日台灣到底還算不算是「殖民政府」?

談到這裡,我們開始來到一個很現實的爭論點了:1996年3月23日台灣舉行了400年來的第一次總統選舉。從政治意涵上,全民用投票直選自己的國家領導人,這總該可以脫掉那套「殖民政府」的大衣了吧?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又得轉回到文首所提示到的:那些位年輕學子何以還在問:「台灣到底是不是個殖民地?」並因而都為之愁眉不展?

我想,這個爭執點大抵是因為「中華民國」這個稱號而起的一種感情投射。如果台灣已經是個主權獨立國家,為什麼我們還要再延續殖民政權所用過的「國號」?為什麼台灣不能「正名」直接用「台灣」作為國名?易言之,這「中華民國」國號繼續再用下去,就代表著:台灣永遠是個「被殖民」的地區,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不具「主權獨立」的真實意義!這當然是深綠基教派的一種堅持。

相對的,另一類懷抱著中國情懷的族群們,則死抱著「中華民國」國號,寧死不換,他們最常援引的認知是:變更「中華民國」國號就是亡國!這是喊真的或是喊假的,當然仍有待驗證(改了就知道)。

不過此一口號式的說法,最近似乎出現了個小小洋蔥梗。藍委陳超明竟然會在立法院質詢時公開主張「中華民國」國名也可協商,「或可打掉重來稱『大中華民國』」?也就是死抱著「中華民國」國號的一群人並不都是鐵板一塊,或是真心要捍衛「中華民國」這神主牌的!只要有利(於誰)的情況下,也還是可以「協商」的。離奇的是,陳超明的此一主張,藍營誓死捍衛「中華民國」的死忠派,也竟然都默認了,沒人出來表示任何反對意見?

20190223-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候選人鄭世維23日舉行造勢大會,支持者戴著插滿國旗的安全帽到現場力挺。(顏麟宇攝)
作者認為,國號代表甚麼?不過是一種身分區分的共識而已。如果人民不具有「國家效忠」的具體價值認知,那個被吵翻天的「國號」也不過是用後即丟的易開罐罷了!(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號」其實也可以是用後即丟的易開罐罷了!

國號代表甚麼?不過是一種身分區分的共識而已。如果人民不具有「國家效忠」的具體價值認知,那個被吵翻天的「國號」也不過是用後即丟的易開罐罷了!比如,菲律賓總統杜拉蒂也都公開主張要更改國號,不叫做菲律賓了。

我的經驗裡,多數人出國在介紹自己來自哪裡時,總會脫口說是「來自台灣」,鮮少有人會說我來自中華民國」的(因為外國人簡直不知道你在說的是哪一國?哪一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