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根本、家庭、教育出發

2016-04-13 05:40

? 人氣

穿校服泰迪熊成為杜永泰(左一)和小朋友和國外交流橋樑(杜永泰、教育部)

穿校服泰迪熊成為杜永泰(左一)和小朋友和國外交流橋樑(杜永泰、教育部)

近年來,社會動盪不安,除了關心犯罪者的處置,也可以從預防的角度出發,因為熄滅火苗比起撲滅熊熊大火容易得多。身為一個媽媽,以及在教育界超過十年的觀察,提出以下的論點,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共同提供更好的解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落實每周工時40小時:台灣的工時和薪水不成正比,如果無法給予對等的薪資,是不是應該讓員工早點回家照顧家庭,把爸媽還給孩子?放學的孩子,應該由家長接手,而不是安親班,花錢請人照顧孩子不能夠當作常態。停止對違法公司視而不見,嚴禁長工時殘害健康和剝奪家庭功能。

低收入的家庭,低薪資、長工時,難以照顧家庭,微薄的薪資流向托嬰中心、保母、安親班;高收入的家庭,課後提供孩子學習才藝,參加各種活動,也較有機會由其中一名全職照顧家庭。現階段的多元入學,對這些資源豐富的家庭更有利;如此不斷的惡性循環,已使貧富差距加大,阻礙社會階層間的流動。

早點下班,單身的人有餘力認識新伴侶;已婚的人能有時間準備生育;有小孩的可以早點回家,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請企業能配合工時規定,視孩子為國家共同資產,否則少子化造成經濟衰敗,覆巢之下無完卵,有錢也買不到另一個台灣。

二、推動親職教育:最近和同學聚會,同在教育界,有著同樣的感嘆,就是家庭實在是我們鞭長莫及的範圍,影響孩子最深的是家庭。無論在學校的八小時怎麼努力,都難以抗拒家庭的巨大影響力。

建議各區廣設親職機構,每位家長各有隸屬的成長團體,例如:新生兒、青少年、身心障礙、長期照護、未成年家長。政府適時提供各階段課程及相關資源,以增進家長職能,例如:如何照顧新生兒、親子溝通、臨時安親服務。各校入駐親職老師,負責和家長聯繫溝通,並評估家庭是否正常運作,讓表現優秀的家長到校分享經驗,並強制失能的家長接受親職教育。不再等到孩子身心受虐;不再等到有孩子出現反社會傾向,成為下一個犯罪者…。

三、專業的教育部長:台灣歷屆教育部長,大多曾為校長或是教授,但是專長和教育不相關,每年上百億的教育預算,交給不具教學專長的人,頒布與教學現場脫節的政令,長期以來,誤認為書面評鑑可評出學習成效,耗時耗力做出許多文書資料。只求學科精進,卻忽略了給孩子「心」的教育,例如:待人處事、團體生活、情緒管理、人生規劃,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志願是拿下諾貝爾獎,孩子需要的是明確的人生方向。

如果可以的話,坐在學生面前好好對談,從言談中一探他的知識、價值觀,就能知道學校給了他什麼。另一方面,邀請基層老師參與政令討論,縮短政令中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維持與學生代表的聯繫,掌握學習動機。以上意見,希望每位家長能在安全的環境中,將孩子撫養長大,讓國家有更好的未來。

*作者為國小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