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政大蔣銅像被鋸,到底誰該道歉?

2019-03-04 06:10

? 人氣

政大蔣介石銅像。(顏麟宇攝)

政大蔣介石銅像。(顏麟宇攝)

政治大學的「蔣公騎馬銅像」遭到台大學生破壞,隨著228的到來,這並不讓人意外。在將近一個禮拜缺乏關注和討論後,前立委雷倩終於向台大校長管中閔呼籲,認為他應該為台大學生的行為負責,向政大道歉。雷倩的說法當然有爭議,主要是因為她的言論似是而非,沒有看到問題的關鍵。事實上,當然有人需要道歉,但還輪不到台大校長。(註:雷倩說明她的發言在於期許台大,而非指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銅像被砍,首先應該道歉的,是民進黨。按台大學生的說法,他們破壞銅像的目的,是為了「轉型正義」。然而,「轉型正義」,包含清除全台各地所謂威權遺毒的蔣介石銅像在內,不就是民進黨執政後宣稱的首要施政目標和政績嗎?怎麼會都上任兩年多了,還會有「威權象徵」在國內重點大學繼續「荼毒」下一代呢?

事實上,民進黨當然有在做「轉型正義」的事,為此還編列大筆預算,特別成立了兩個委員會。只不過,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為自己獲取好處。所以,「促轉會」把心力放在挖掘侯友宜的黑資料,「黨產會」則鎖定擁有數百億資產的婦聯會。至於像拆除銅像這種會引發爭議,又沒有立即好處的「小事」,自然被擺到最後順位。

這些跑到政大抗議的學生,他們在政治光譜上當然是民進黨的天然盟友。但他們的行動,卻意外揭露了民進黨所謂的轉型正義,其實只是在敷衍。他們真正在乎的,主要是權力和金錢。畢竟,如果民進黨要硬幹,政大是擋不住的。弔詭的是,雖然學生們刻意強調他們的言行「並非意在批評執政黨推動轉型正義不夠」,但反而給人一種欲蓋彌彰的感覺。事實上,正好就是因為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不力,才讓這些學生有表現的機會,因而民進黨當然必須道歉。

其次,即便看起來像是受害者,政大校方也有一定的責任。這次台大學生跨校跑到政大來破壞銅像,態度趾高氣揚,可謂是「侵門踏戶」。面對校方可能的提告和求償,他們卻宣稱「遺憾的不是政大提告,而是校方選擇修復校園中的威權象徵」、「希望政大校方正視威權體制在這塊土地上犯下的錯誤,並認知到銅像的存在,就是威權及壓迫的延續」。

對此,政大校方如果選擇訴諸法律程序,這當然是必要的,但卻遠遠不夠。因為,這些台大學生之所以敢於挑戰政大校方,靠的當然不是什麼正當合法的抗爭程序,否則他們不會無視於政大師生早已投票表決要保留銅像的事實,而且還趁著夜色偷偷摸摸的幹。他們自信的來源,也不是以什麼深厚的歷史知識或嚴謹的論述,因為他們講的話基本上都算政治語言。他們唯一仰仗的,是以轉型正義之名,背後所隱含的反中國、反國民黨的台獨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這才是他們行動的基礎和能量。關於這點,只要看一下是哪些團體發動聲援,其實就很明顯了。

他們擺出政治正確的姿態,儼然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由於自認代表真理和正義,他們當然不在乎法律,不在乎校內的投票結果,更不屑與立場不同者辯論。套用他們自己的話,這些都是「不願面對威權錯誤」、「擁護威權、替威權當打手」,是必須要被反對和打倒的對象,所以根本不用尊重。他們對政大的傷害,表面上看,是破壞公物或校園秩序,但實際上是更高層次的挑戰。

司法途徑和正當的選舉結果,當然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然而,如果本質上就涉及到政治,法律和程序能夠作用的空間其實就有限。過去,即便經過合法程序選舉出來的立法委員,太陽花的成員還是認為他們無法代表民意,只因為和自己的意見不同。他們違法強佔立法院、破壞諸多公物,但因為政治正確,所以可以用所謂公民不服從的理由開脫。那麼破壞銅像的學生,又何妨不能用「轉型正義」的理由解套?既然主導者已經宣稱「這次行動只是一個開始!」,校內投票結果和提告的效果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對政大而言,更深層的困難在於,無論是從過去歷史還是現況來看,政大都是「轉型正義」的理想對象。他們當然想要淡化過去的傳承以符合當前的政治正確,以免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校方希望外界和校內師生將注意力放在近年來的努力和在學術上所取得的成果,而非學校過去的歷史。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有政治動機的人不會因此就罷手,反而還會專挑他人的弱點下手。

抗議學生對創校校長的侮辱和針對校方的指控,隱含著對政大過去歷史的否定,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人文社科研究型大學,除了提告外,居然拿不出一個自己的說法。與其怪罪抗議的學生防不勝防,不如說是政大校方長期缺乏立場,將歷史詮釋權拱手讓人,造成思想真空,導致當面對挑戰時,缺乏抵抗力,這才是學生之所以如此囂張的原因。因而就算不道歉,也應該私下自我反省。

政治大學,政大總圖,中正圖書館,蔣公蔣中正蔣介石銅像。(風傳媒)
政大成了轉型正義的標靶,曾經擺放在總圖的蔣介石銅像,年年被潑漆後移除,如今後山的蔣介石騎馬銅像也遭破壞,破壞者且振振有詞。(風傳媒)

事實上,民進黨和覺醒青年「轉型正義」的首要目標一直以來都是國民黨。政大這次剛好被掃到颱風尾,其實只是國民黨所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過去,每當民進黨以這類議題騷擾和指責國民黨時,國民黨經常陷入被動。即使是去年大選獲勝,也未必有所改善。

國民黨的問題在於,他們相信只有擺脫「不堪」的過去,才能夠避免民進黨的糾纏和贏得選民的支持。為此,必須淡化和過去歷史的連結,盡量避免意識形態的論爭。因而,近年來國民黨的競選主軸總是圍繞著經濟民生議題,希望藉此吸引選民和對手的目光,以為這樣就可以揚長避短。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已經預設了國民黨在這個議題的弱勢立場,等於告訴民進黨,這是我的弱點,趕快來攻擊。而善於政治鬥爭的民進黨,當然不會放棄如此良機。

過去,每當碰到銅像被破壞,或是中正紀念堂的去留問題時,國民黨的態度通常都想保持低調,不是消極的迴避,不然就是被動的回應。他們的心態,大概就是放任民進黨去操作,直到造成反效果,自然就會停止。甚至還有人抱持著僥倖的想法,認為如果民進黨真的把全台灣的銅像和中正紀念堂都拆了,反而幫國民黨解決了問題。

國民黨的心思,民進黨和其他的綠營政客尤其看得透徹。如前述,民進黨對轉型正義的堅持,基本上是假的,他們真正在乎的是如何在操弄這個議題的過程中獲取最大的好處。國民黨的姿態越低,只會遭到民進黨更大的羞辱,會沒完沒了。他們當然不會快刀斬亂麻的幫國民黨解決這個難題,也不會適可而止,而是會不斷炒作,讓這些議題不斷發酵,永遠困擾著國民黨。

其實,政黨對過去歷史的詮釋和意識型態的立場,就像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人的言行和自我定位一樣,發揮著指導的作用,同時也影響著別人對自己的觀感。一般而言,有正向積極人生觀和明確價值取向的人,通常比較受人尊敬,也容易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

國民黨的這種鴕鳥心態,短期內可能有效,但長期來看卻失分更多。對於國民黨的支持者和選民而言,他們看到的是,國民黨連自己的歷史都說不清楚,甚至對自己的過去都感到羞恥。除了厭惡民進黨的操弄外,他們找不到一個可以理直氣壯支持國民黨的理由,因為沒有光榮感。如果連黨的精神領袖被侮辱和否定,國民黨都悶不吭聲,那麼又要如何讓選民相信日後碰到更大的困難時仍會堅持承諾,而不是再度妥協?

更嚴重的是,即便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是玩假的,但國民黨拒絕正面迎戰的結果,等於主動讓出歷史文化詮釋權與意識形態話語權這個最重要的戰場,將主導權拱手送給民進黨。就算他們講的都是假的,由於他們的聲音最大,甚至只剩下他們在講話。那麼對於正處於政治啟蒙階段、缺乏相關知識、世界觀相對單純,內心卻躁動不已的青少年而言,這就是唯一可以相信的。即便大多數年輕人會隨著時間對這個議題越來越無感,但只要有少部分的人變得更加激進,就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國民黨總是認為關於「轉型正義」的議題,是他們的弱點,多談只會失分。這就像是在韓國瑜出現之前,國民黨也認為高雄不可能翻轉一樣。到底是民進黨太會操作、年輕人「太好騙」,還是國民黨不夠認真,拿不出暨嚴謹又通俗的論述來說服民眾?答案應該呼之欲出。

任何一個政黨當然有權拒絕對特定的政治議題表態,但如果已經造成社會長期的緊張和衝突,身為台灣的主要政黨,同時又是歷史和現實的當事人,應該有義務積極主動的面對和解決。當今相信轉型正義,態度最為激進的「覺醒青年」,大多是20至30歲,成長於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年輕人。與其怪罪他們被民進黨影響,不如質問為何國民黨不能發揮影響力?這是他們自己需要反思的。

2018年9月17日,張天欽「東廠」事件餘波蕩漾,國民黨立院黨團突襲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國民黨立院黨團)
除了去年的「東廠事件」,國民黨甚少對轉型正議正面迎戰。圖為張天欽「東廠」事件餘波蕩漾,國民黨立院黨團突襲行 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促轉會)(國民黨立院黨團)

台大學生當然也有責任。但理由卻不是破壞銅像,而是因為他們所訴諸的手段和攻擊的對象,只會對他們所聲稱要達到的目標造成反效果而已。事實上,在他們欲蓋彌彰的聲明中,強調「並非意在批評執政黨推動轉型正義不夠」,反而暴露出他們其實也知道民進黨政府才是「轉型正義」的真正障礙。但他們不敢正面挑戰執政黨,也不願在目前國民黨氣勢正旺時直接找麻煩。

過去無論是前總統李登輝,還是現任總統蔡英文,以及部分綠營的重要黨政人士,在威權時期都曾在政大長期任教或研究。嚴格來講,這些人算不算是「威權共犯結構最底層的協力者」? 鬧事者將「轉型正義」限定在去除銅像,反而是在替當權者遮掩他們曾經從威權體制汲取資源,與其共生的事實。

實際上,無論是政大決議保留銅像,或是國民黨表面上仍尊蔣,都只是一種很複雜、說不清的懷舊心態的表現,不能被解釋為支持威權,更不是同意蔣介石過去的所有作為。因而,不是不願反省,只是不想被政治投機者公開羞辱和利用而已。即便自己過去的歷史再不堪(其實未必),但既然已是記憶中的重要組成,也就很難徹底切割,這是人之常情。關於這點,綠營的支持者應該很能體會才是。

他們宣稱銅像的存在是威權和壓迫的象徵,但實際上,在政治正確的壓力下,政大校方其實才是如履薄冰的一方。面對這樣的違法行為,也僅是口頭揚言提告,最後可能還是輕判,這應該也都在這些學生的預期之中。他們以學生身分做掩護,和當權者形成某種結盟的默契,以政治正確的姿態壓迫處於政治弱勢的校方,破壞的是毫無反抗能力的銅像。如果威權時期,那些因為對抗當權者和抵抗政治正確而被關、甚至是喪失生命的志士地下有知,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學生宣稱,他們期望政大「依民主程序移除威權象徵」,又說他們的行動「並不是在激化對立,而是激化出討論的空間」。但實際上,他們暨踐踏了政大校內民主程序的結果,而他們的激進行為,除了替政治投機者創造可能的表演空間外,其實是讓有關各方更加反感和躲避,反而造成討論空間的縮小。他們口口聲聲為了「轉型正義」,但卻造成反效果。他們的態度最高傲,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和自己所指責的對象一樣,都應該感到歉意才對。

*作者為自由業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3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廣挺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