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向前走,還是向憤怒走?

2016-04-12 06:10

? 人氣

若社會氛圍仍只聚焦在外部威脅、國家弱勢、難以改變,則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很可能會讓台灣繼續「向憤怒走」。(Apetitu@flickr)

若社會氛圍仍只聚焦在外部威脅、國家弱勢、難以改變,則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很可能會讓台灣繼續「向憤怒走」。(Apetitu@flickr)

從大陸回到台灣,像是回到「原始社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看到這「據說」是在大陸的台灣人的感想,台灣的民意沸騰了,網民亦頗為憤怒,媒體也熱鬧了。一篇《從大陸回到台灣,感覺像原始社會》的論壇文章,讓台灣輿論重新陷入「台灣是不是輸給別人了」的怪圈,這樣的聲音不稀奇,只是比較的對象從韓國到中國,再到最近熱門的東協。

衍生而出的反應通常分成理性派與情緒派,理性派如「大陸手機支付很方便沒錯,網路很發達沒錯,但是台灣的醫療品質很好,銀行服務好、又方便,大陸是因為現實中服務不佳,網路、手機支付等才如此發達,台灣有很多不好,但不用去跟別人比較」,情緒派如「講台灣不好,就別用台灣健保」,若比較對象為中國,通常後者會比前者稍多。

台灣的科技,真的比大陸落後嗎?這是台灣近年的熱門議題。

時間返回四年前,2012年7月,台灣正式承認大陸學歷,我到北京大學展開為期兩年的傳播碩士生涯,那時,我覺得台灣好方便啊!

那時的我真心認為,什麼北京上海多先進,根本是被謬讚了!先不論台北滿街的24小時便利商店,光是交通就勝過北京十倍,那時我常常在北京街頭晃蕩20分鐘,還攔不到一輛計程車。

「師傅我求求你,載我一程吧!」我拍著車窗。

「不順路啊。」計程車咻地開走了。

同校的台灣同學比我慘,在學校附近租房,自己繳水電費,大陸繳水電費是需要水卡、電卡的,和台灣跑超商一次解決問題完全不同,電卡去哪裏繳費?水卡去哪裏交繳費?弄丟怎麼辦?他一直沒搞懂。

至於娛樂,2012年11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大陸上映,我和同學團購了特價電影票。晚上10點電影院的情景堪比士林夜市,排了40分鐘才排到櫃台的人工服務,取票、劃位,「北京人多啊,電影院排隊都是這樣的。」同學拼命安撫我。

2016年2月13日,我回台北過年,想去看一場電影,網路購票需要加收30元手續費,影院外頭信用卡購票的機器發生故障,那就人工買票吧……,我走到售票處,一望過去,人山人海,人人都頂著大太陽排隊,排了一條很長很長的人龍,至少要40分鐘才能買到票。

我的第一反應是,往回走,生氣,碎碎唸「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排隊買電影票了!在北京買電影票手機付款、選座、機器取票,3分鐘就可以搞定,北京根本沒什麼人還在窗口買票了……,台北怎麼還在排隊!這麼熱的天,大家在戶外為了張電影票排隊!不可思議啊!」唸到一半,才驚覺到,完蛋了,以「愛台灣」的標準,以後也會有人要我「別用健保」了。

問題真的在於「科技落後」?

2012年到2016年,不過4年,我已經快記不起以前在路上攔車、在電影院排隊的日子,套句大陸「九零後」同事的話「都什麼時代了」,北京「零零後」的學生們以後可能還會忘記手拿鈔票的感覺,從繳水電瓦斯房租、社區門口的小雜貨店、計程車、百貨公司,都是用支付寶、微信、 ApplePay,一鍵解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