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反戰學者被失聲,萬山不許一溪奔?

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成員政大教授郭力昕(左起)、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陽明交大教授傅大為及政大教授馮建三等人20日出席「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反戰聲明記者會,卻在網上飽受圍剿批評。(柯承惠攝)

很難想像,戒嚴時期限制言論自由,坊間傳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萬山不許一溪奔」的詩,當年黨外抗議者如今奪權掌政,台灣命運如此接近戰爭,民間學者集結發出反戰聲明,彷如歷史倒帶,一覺回到解嚴前。

陽明交通大學教授傅大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和馮建三、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組成「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提出「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四項訴求,包括:一、要求烏克蘭停戰談判;二、停止美國軍事主義與經濟制裁;三、反對美中戰爭,主張台灣自主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四、國家預算應優先用於民生社福與減緩氣候變遷。

堂堂溪水出前村:反戰等於投降派

這項聲明在連署期間提前外洩,於社群平台引爆舌戰,這群學者在記者會上,疲於澄清「我們不是投降主義」,而非主動拋出議題。傅大為語帶怒氣說:「這份聲明被翻拍,還被打了兩個大╳╳,『他們(批評者)偷跑了很多步』。」郭力昕形容是被「抹紅、潑髒水」,對發起人進行道德指控與人格污衊,一堆扣帽言詞像丟了「化學試劑」。

與其說是網上激烈爭論,不如說是反戰學者飽受圍剿。被綠營狂轟濫炸的「疑美論」,而在網路和新媒體掀起圍剿風。為何綠朝當道下容不得反戰學者的反戰聲明?

戒嚴時期限制言論自由,坊間傳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萬山不許一溪奔」的詩。圖為香港反送中運動百萬人大遊行。(示意圖,美聯社)

從批評方的論點來看,大致可分三類:

第一類是綠營民代批反戰學者為「投降派」、醉心「中國夢」,貼上「中共同路人」的標籤。例如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批他們是「侵略者幫兇」,立委趙天麟則將其批為「投降派」、「屈膝派」,服膺北京利益的「認知作戰」。這些綠委習於扣人紅帽,而非理性對話。而台灣基進黨則批評說,喊「反戰」要向發動戰爭國家才有意義,指應摒除「天真的姑息主義」。相對地,在國民黨、民眾黨及藍白民代並未聲援之下,使反戰學者更顯勢單力薄。而反戰學者憂心政治力介入,已然堂而皇之提前發動,扭曲了公共論辯空間。

到得前頭山腳盡:「歡迎」炸毀台積電?

離譜的是,綠營民代把反戰學者扣上「疑美論」狂批,同時大肆擁抱「毀台論」。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曾公開宣稱,「若台海發生戰爭,為避免台積電落入中國手中,美國會選擇炸毀台積電工廠」。蔡政府對於「毀台積電說」並未表達抗議,總統蔡英文還頒發歐布萊恩景星勳章。歐布萊恩受勳時還說,美國已通過180億美元對台軍售計劃,這將把台灣武裝變成「刺蝟之島」。

第二類是方法論的理性討論:台灣社會的最大共識是「和平反戰」,不論藍綠白和社會各界的目標都相同,但手段上似乎不同,作家顏擇雅主張「備戰才能避戰」,學者成令方主張「應該與中國人民對話」、「維持國際勢力的均勢」。在這方面,反戰學者提出倡議內容,關於國際和兩岸關係的準備有所不足,畢竟要有深入研究和基本論述才有說服力。

又如作家汪浩,他指台灣不可能學習新加坡搞「等距外交,兩頭討好」,並呼籲學者批美國也批中國,才能保持等距。事實上,只要詳閱反戰學者公開的發言內容,並非對侵略者一言不發,政大教授馮建三首先批評俄羅斯是愚蠢犯罪,也指美國是挑釁主犯,他們是要點出當前輿論界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的「美國軍事主義」。

總統蔡英文21日在總統府頒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給前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左)。(取自總統府網頁)

第三類則是非理性的年齡歧視與人格污衊:反戰學者因為閱讀左翼公共知識分子杭士基(Noam Chomsky)反美帝著作的啟發,綠營側翼嘲諷一堆連署人都是老學究,跟杭士基一樣是LKK,批判「屎尿失禁」,如此放肆狂言,這就真的太過分了。

據了解,參與連署原本是有青年反戰學者,但因為抹紅扣帽決定退出公開連署,轉為低調支持。原本總共有50多人連署,連署書外洩後飽受謾罵,後來有10多個青年世代學者擔心未來在學界工作不保,甚至被秋後算帳。最後,連署人只剩下37位較年長的學者。令人心驚的是:到底什麼樣的非民主的力量,迫使這些青年反戰學者們退出連署名單?為什麼現在自由開放的論壇場域消失了?這才是值得深究和令人憂慮之所在!

攔得溪聲日夜喧:言論自由近黃昏

台灣過去發起反戰,都是關注遙遠的他方,左翼反戰學者吹起號角,為伊拉克、為阿富汗、為敘利亞難民,總是乏人問津;這次台灣學者發起反烏克蘭戰爭的聲明,未演先轟動,網上砲聲隆隆,因為台灣命運從未如此接近戰爭。

不論批評者和被批評者,很多是惺惺相惜的昔日左翼戰友。反戰學者是長期批判國民黨的老戰友,在學界頗富盛名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但連署成員中,未見傅大為的昔日戰友夏鑄九和趙剛,比較令人意外。

《台灣社會研究》的編輯群,主要由左翼進步學者組成,當年是活躍的理性論辯刊物,到了如今政權輪替換綠執政,青年反戰學者反而選擇轉入「地下化」噤聲不語,見不得光。號稱已實踐民主化的多年台灣,又退回三千年前「道路以目」的野蠻體制。法國啟蒙大師伏爾泰曾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表達的權利。」竟被台灣學界棄如敝屣。

反戰學者原要指出主流思潮的盲點,想開啟另一篇窗,呼籲思考戰爭災難、正視美國軍國主義,竟被抹紅成為「投降派」。而綠營側翼的護航心態,讓台灣社會這些年來已普遍養成自己心中的警總,以及凡事講求政治正確的跟風現象,可悲復可嘆的是,台灣學界的論辯場域已被政治力介入,失去了理性政策思考的態度和精神。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他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我要發風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關鍵字:

熱門新聞

今日精選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