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急先鋒背後 香港學生激進派前世今生

2014-08-29 16:19

? 人氣

不同世代的分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青年人與中年人的分歧似乎愈加明顯了。在三月底的學聯週年換屆大會上,周永康成為了新任秘書長。正是在這個為期三天由五六十個各校學生代表參加的大會裏,學聯提出七一回歸日之後啟動佔中,他們不否認,受到了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激勵(由華人民主書院牽頭,周永康等人與太陽花學運的領袖林飛帆、陳為廷,早在運動尚未發生前就相識,是經常溝通的朋友),那場運動縱然被詬病為民粹與冒進,但衝在前線的學生們最終取得了他們想要的東西——馬英九政府無法通過服貿協定。

周永康從未經歷過跌宕起伏的戲劇人生,他生於中產家庭,從一所基督教中學(信義會心誠中學)畢業,中五時才第一次參加維園六四晚會,這一切與許多香港年輕人並無不同。但與很多談起時事滔滔不絕的同齡人不同,這個香港大學比較文學與社會學專業的大三學生是個話不多的人,自我評價是「穩重、冷靜、謹慎」。在他的院系裏,教授司徒薇常年致力於社運工作,他也上過她的課,雖然並未跟隨司徒薇參與反高鐵等運動,但經常聽後者在課上講起。他說,未來想成為記者或者進入NGO。他承認他的使命感大約來自學生會的耳濡目染以及社會議題的積極關注。大學學生會總體來說,是個小圈子,由校園裏最有政治熱情與行動力的一批人組成,這種人總歸是少數派,甚至少到幾乎不需要競爭「上莊」(即進入幹事會)。

「我們一直不覺得公民抗命可以一次成功。我們不相信也不同意戴耀廷那一套:公民抗命是一個核彈。」周永康對亞洲週刊說,他講話時保持著常見的嚴肅神情,「如果等政府的方案出來,你再去公民抗命的話,實際是推倒運動,太遲了。」他認為民間不應該想著去推倒一個不理想的方案,而是提前給政府製造壓力,爭取一個更加民主化的方案。

不僅在佔領的時間表上,學聯與佔中三子產生了分歧,對政府未來政改方案的接納底線上,雙方也有不同的考慮。佔中三子的要求是符合國際標準的特首普選,這是個略為模糊且學術化的概念,在香港當前的輿論下,可以理解為提名委員會充分民主化、排除不合理篩選,而學聯與一些激進團體的底線則是門檻更低的公民提名。哪怕對政治不甚關心的人,都能很快搞懂這種操作,意為一定比例的選民提名(學聯要求的是百分之一),即可成為特首候選人。

公民提名所面臨的障礙是,它違背了香港基本法的文本要求,四十五條規定,特首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在一年前,爭取公民提名,並不是泛民主派裏的主流意見,然而現在,它成了某種政治正確。概念與操作上的簡單明瞭,無疑為它爭取了很多基層支持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界力量的崛起也促成了公民提名的推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