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急先鋒背後 香港學生激進派前世今生

2014-08-29 16:19

? 人氣

此前,佔中三子組織的民間普選方案投票中,學聯與學民思潮(二零一一年由中學生黃之鋒成立的政治團體)聯合推出的學界方案成為了第一階段勝出的三個方案之一。雖然最終落敗,但它在民間總計七十九萬的投票中,獲得了超過三十萬張票。這個投票並不得到官方承認,程序上也有些瑕疵,但學生們的號召力,獲得了充分展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部分香港人都有『政黨潔癖』,學生可以填補這個空缺,凝聚更多的人。」人民力量黨主席袁彌明對亞洲週刊說。人民力量是一個成立三年的主張激進的政治聯盟,曾在上一屆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中,狙擊民主黨——香港泛民主陣營裏歷史最悠久政治影響力也是最大的黨,給民主黨造成了議席的損失。

「我覺得沒有一個年輕人會認同民主黨。」學聯上任秘書長陳樹暉對亞洲週刊說,他也是一位九十後。對於他的學聯前輩、如今民主黨副主席蔡耀昌,他同樣毫不客氣批評了一番。民主黨的尷尬處境,與二零一零年的決策有關。那一年民主黨的幾位領導者決定走入中聯辦談判,隨後在當年政改方案的投票中,民主黨議員們投了贊成票,令一個較為保守的方案得以通過(超過三分之二的議員贊成即通過)。

這一系列舉動被泛民陣營批評為背叛與投降,他們認為,寧可政改停步不前,也不要一個失望的方案。陳健民正是那場談判的中間人與參與者,他理解民主黨的挫敗感。民主黨成員甚至用了「亡黨」一詞,來形容若不改變路線的後果。

「民主黨在當時沒有民意授權,所以後來就受到攻擊。」戴耀廷說,而佔中三子正是希望通過程序的設計,賦予黨派未來投票時的合理性。他們計劃未來政府的政改方案在符合國際標準的前提下,就舉行第二場民間全民公投,如果結果是過半數贊同(戴耀廷與陳健民均認為,若是建制派也動員起來,全民公投沒有不通過的理由),某個黨派投贊成票就有了民意基礎。「這些溫和泛民派可能繼續受到一些激進泛民的攻擊,但是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他們可以很有力地說,我們根據公投結果去投票。」這或許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對政治的複雜性缺少考量,程序中也有不可避免的瑕疵,但恰恰是戴耀廷的天真、樂觀與執著,促成了「佔領中環」,由一篇他所寫的書生囈語般的文字,演進為一場浩蕩的運動。

「我們必須要根據已經定下的路線圖去做所有事情。」雖然程序並不完美,戴耀廷仍然認為應該堅守程序本身。也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佔中三子決定對於學生們七一的佔領行動不參與不動員。「如果有些佔領的活動太早出現,會不會對話的空間被壓縮到沒有?」陳健民對亞洲週刊說:「因為中央的鷹派也可以利用這個藉口,說沒什?好談的,這些人就是搗亂的,方案都沒有出,你們就佔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