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急先鋒背後 香港學生激進派前世今生

2014-08-29 16:19

? 人氣

「長毛(即梁國雄)自己個人意見是不傾向佔領。」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對亞洲週刊說。當時該黨主席梁國雄因幾年前一次公共場所的衝擊事件而被判囚四週,吳文遠代替他發言。「揮拳的話要揮重拳,尤其是現在。真正的公民抗命,像戴耀廷所說,除非我們有清晰資訊。我最討厭別人說預演佔中,公民抗命是不需要預演的。要打架就打,不會說我們先來猜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意與泛民不彼此批判

無論激進政黨的考慮是什麼,他們並不是學聯七一當晚行動的爭取重點。「因為他們的參與對中間勢力來說不會有正面意義。」周永康深知,要彰顯這場佔領的道德力量,他需要爭取主流泛民黨派的支援。

在六月下旬,他先後拜訪民主黨、公民黨與工黨的領袖。每次見面持續一兩個小時,但政壇前輩們與青年人在風險評估上始終有著不同看法。最終,對方沒有明確的拒絕,但均表示需要回到黨內去討論,「大家的共識是不會互相批判」。

在佔領中環運動中,除了政治黨派之外,一個由五十一家民間團體組成的名為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的組織也發揮著重大的支持作用,除了深度參與佔中的議程,民陣還將二零一三年七一遊行獲得的五十餘萬港元(約六萬四千美元)捐款,扣除成本後全部捐給了佔中三子作為經費使用。學聯的佔中預演置於七一遊行結束後的當晚,而民陣恰好是香港每年七一遊行的承辦者,負責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與路線規劃。在理念上,民陣的新任召集人楊政賢與周永康頗為接近——他是學聯上屆副秘書長。

出人意料的是,民陣也開會否決了佔中預演的參與,擔心人們將合法的七一遊行與非法的佔中預演混淆。雖然在內心認可學聯的行動邏輯,楊政賢承認,從學生到民間團體召集人的轉換,讓他考慮更多。「學生身份其實會有很多盲點,因為你就是站在一個道德高地上。民陣是個爭取最大公約數的地方,很多市民不能接受激進行動。」

在六月末梢,周永康在疲憊中度過,每天忙到只能睡四五個小時。比疲憊更嚴重的是焦慮,雖然得到了一些民間團體的承諾,會在佔中預演時予以背後支援,提供物資並配合召集糾察隊、醫療隊、律師團等,但他尚未得到任何一個政黨的最終確認。他深知,政治領袖的參與,會影響行動的性質,「如果第一次行動有一些溫和派領袖參與,那下一次行動群眾的接受程度會更高」。

他做過評估,如果有三千五百人佔領,警方清場將會極其困難。「大專行動團」已募集到的兩三百名成員中,一半在前線自願被捕,另一半安排支援。人手仍然短缺。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嗎?

沒有人能夠預先知道。答案在七一之夜的中環街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