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急先鋒背後 香港學生激進派前世今生

2014-08-29 16:19

? 人氣

學聯的綱領由「放眼世界、關心祖國、建設民主香港、爭取同學權益」,也改為了「放眼世界,關心社會,建設民主中國,爭取同學權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對中國路線的理念衝突,學聯在八九年之後變賣了下屬的「學聯旅遊」公司(那筆錢用來買了學聯新辦公室)。當年的國慶節,三個學生代表受邀參與新華社慶祝會,他們穿著寫滿字的衣服做了一場憤怒的抗議。那之後,學聯與中國官方的聯繫徹底斬斷了。

從一九九零年開始的每年維園燭光紀念晚會,有一個固定環節,由當屆學聯秘書長發言。六四事件是學聯人繞不過去的情結,近年來隨著本土分離主義的興起,一些年輕人也開始杯葛維園六四集會,但從未動搖學聯的積極參與。只是在今年,周永康想讓他的發言變得略有不同,「六四要跟政改扣連在一起,談到六四的抗爭精神不能只空口講,要有些實質的行動」。

二零一四年的六月四日,在維園搭起的高台上,面對十八萬參與紀念的市民,周永康將當年的那場佔領與今日香港聯繫起來,「希望大家都可以像八九年一樣,聚合力量對抗高牆」。

在七月一日當晚,在民陣組織遊行的終點,遮打道上搭起的台下,周永康哭了。

他收到了身在海外的父親給他發的一封電郵。信中寫道:「行動中你可能無法達到最終目標,但要明白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最後,希望你能安全回來。」他和陳樹暉聊起電郵內容,慢慢地哭起來。

他是聚光燈下的人,他的一舉一動被媒體密切注視著。後來的報道多把他的哭泣解讀為一種溫情流露,但在對亞洲週刊回憶時,周永康說,那一刻他的主要感受是悲哀。「在這個城市裏居住了幾十年的那些人,他們去哪裏了?政黨現在在幹什麼?政黨不該退得這麼後。」

學界的另一股力量學民思潮分開行動,留守特首辦,由於不會堵塞街道,法律定性與學聯的預演佔中並不相同。而在中環的遮打道上,一旦警方批准時間凌晨過後,非法的佔領即發生。三位政黨領袖,民主黨的何俊仁、工黨的李卓人和街工的梁耀忠,已決定加入學生,僅以個人而非黨派名義。

當晚,不同年代的「老鬼」都來了,一九八九年的學聯秘書長陶君行也來了。他們依次上台,發表感言。周永康感到,「學聯的活歷史再現眼前。傳承也許就是以這樣子的姿態出現」。

戴耀廷的謹慎講話

戴耀廷是最後的演講者。那時的他處在一個窘迫的位置上。香港人剛剛經歷了一場士氣振奮的遊行——民陣後來宣布的數字是五十一萬,與警方和港大民意研究中心宣布的數字相距甚遠,這或許有虛張聲勢的成分,但不可否認這是最近十年來人數最多的一場遊行。戴耀廷事先寫好了講稿,但他仍擔心措辭的處理不當,釋放出錯誤的信號,變成對佔領的鼓動,「如果我們號召,規模會大很多」。佔中三子尊重學生的選擇,但早已決定不會留下和學生一同佔領,他也擔心一旦上台,激動的人群會挽留到他守住最後一刻,他難以拒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