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曼芬專欄:由畢卡索《格爾尼卡》看第三次世界大戰

2015-11-22 06:40

? 人氣

畢卡索以後立體主義手法表現了戰爭帶給人類天崩地裂般的黑暗恐懼,藉此控訴佛朗哥獨裁政府與德國法西斯的滔天罪行。該畫在巴黎亮相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1938年起陸續在挪威,英國,美國等地進行巡迴展出。隨後在德國佔領法國期間,該畫被禁止展出、出版,但畢卡索仍持續以此畫作為「抵抗和打擊敵人戰鬥」的圖騰,宣稱只要佛朗哥獨裁執政、西班牙不恢復民主體制,他和這幅畫均不還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卡索似乎早已預料到這將是一幅極其重要的歷史巨畫,留下了45幅(英文文獻則說是61幅)分解草圖,當時的攝影師情人朵拉.馬爾(Dora Maar)在他繪製此畫的不同階段拍了許多照片,為後人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格爾尼卡》是畢卡索勇敢又偉大的創作,殘酷戰爭帶來天崩地裂的視覺震撼,成了世人唾棄極權、爭取民主的象徵符號:一個呼籲反戰及渴望和平的曠世圖騰。畢卡索從此奠定了不朽的藝術地位,該畫的世界巡展更讓西班牙內戰受到同情與矚目。

朵拉.馬爾為guernica做的記錄。(來源;畢卡索博物官網)
朵拉.馬爾為guernica做的記錄。(畢卡索博物官網)

畢卡索的《格爾尼卡》呈現了黑格爾(G.W.F.Hegel)的「Absoluter Geist」,一種時代精神、絕對精神或人類靈魂的直覺,遍佈哭泣、吶喊、死亡、絕望的寓意,來自藝術家靈魂深處悲天憫人的直覺,也是對人類修養墮落、道德沈淪提出嚴厲批判的具體行動實踐。

畢卡索和朵拉在巴黎。(來源:畢卡索博物館官網)
畢卡索和朵拉在巴黎(畢卡索博物館官網)

1804年波特萊爾的《惡之花》向道德宣戰,從此世界進入反理性反道德時代,二十世紀初,尼采反古典主義的酒神論顛覆了傳統理性,個人主義為應然、社會主義為實然的自由主義萌芽。在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對抗下,帝國四處征戰殖民地,於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結束;20年後格爾尼卡大轟炸成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肇因;二戰結束後至今,韓戰、越戰、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賓拉登、IS……輪番上陣地踐踏土地、殘害人命。

平安活在島嶼的台灣人,除去部份長者皆不曾切身體認戰爭的殘暴,卻也由歷史知曉入侵異族、消滅種族的霸權是如何冷血與不義,聖戰組織的反撲更讓恐怖攻擊陰影逐日加深。我們,不可不無面臨大戰如何趨吉避凶的危機意識。

*作者為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澳門城市大學客座講學教授,知名文化評論人、性別研究專家。2015年最新著作《矛盾的愉悅——1943-1952張愛玲上海關鍵十年揭祕》。(更多作者訊息,請上「小曼i日誌粉絲團」「楊曼芬的微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