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物品牌「涮樂和牛」在3月15日於宜蘭羅東展開試營運,卻沒想到開業短短數日,就接連傳出多位消費者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情況。據宜蘭縣衛生局統計,截至21日,已有63人通報類似症狀,33人因此就醫,而有5位廚師驗出諾羅病毒!
病毒源頭找到了嗎?員工與顧客檢體驗出諾羅病毒?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25日)指出,總計已採檢17件人體檢體,目前5位用餐者與5位店內廚房及外場工作人員皆驗出諾羅病毒陽性反應。究竟是環境污染、食材不潔或操作失誤引發病毒傳播,仍需等待進一步化驗與流行病學調查。
「涮樂和牛」到底發生什麼問題?環境與流程皆納入調查?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食安危機,宜蘭縣衛生局已與疾管署合作,針對餐廳內部環境、食材處理流程與員工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調查,3月19日至20日間,調查人員已採集10位員工與5名顧客的糞便檢體,並送交疾管署化驗。
諾羅病毒為何這麼棘手?傳染力比你想得還強?
諾羅病毒具有極高傳染力,主要透過糞口傳播與受污染食物或水源進入人體。只需少量病毒量即可造成感染,潛伏期短至1至2天內便發病。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2023年全台超過1,600件通報食物中毒案件與諾羅病毒有關,是台灣最常見的腸胃炎病因之一。
感染後怎麼辦?出現症狀該如何飲食與防護?
感染後主要症狀為噁心、頻繁嘔吐與水瀉,一般會在2至3日內自然緩解,但幼童與年長者仍須警覺脫水風險。期間應暫停進食,補充電解質與水分;恢復期可吃粥、米湯等清淡食物。治癒後2週內仍具傳染力,患者餐具需獨立使用,避免二次傳播。
如何防止自己也中標?預防諾羅病毒的實用建議是?
酒精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預防關鍵是「肥皂勤洗手」與避免交叉污染。食材烹煮要充分加熱,廚具及環境可用漂白水稀釋清潔。尤其是餐飲從業人員,更應每日自我健康監測,避免帶病上班將病毒擴散給更多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