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所需」1產業已倒300萬家!連鎖品牌也撐不住,大家習慣都變了

2025-02-12 15:23

? 人氣

中國餐飲業面臨寒冬。(示意圖 / 取自PhotoAC)

中國餐飲業面臨寒冬。(示意圖 / 取自PhotoAC)

經濟不景氣到連外食都吃不起了嗎?中國大陸餐飲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2024年內約300萬家餐飲門店倒閉,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消費者習慣改變、消費降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倒閉潮來襲!中國餐飲業迎來「至暗時刻」

根據「紅餐網」數據,中國2024年內約300萬家餐飲門店倒閉,創下歷史新高,橫跨正餐、火鍋、茶飲、烘焙、快餐等各類業態,甚至連知名餐廳與國際品牌也未能倖免。

其中不乏連鎖品牌,例如火鍋品牌「哥老官」從高峰時期超過百家門市縮減至六十多家;日系快餐品牌「摩斯漢堡」更在去年6月宣布全面退出中國市場,「收縮」與「關店」成為去年餐飲界的關鍵詞

米其林名店撐不住!一線城市也陷入低迷

連一線城市都難敵衰退浪潮。北京的義大利餐廳Opera BOMBANA在經營11年後於去年4月結束營業;上海的米其林三星主廚餐廳L’Atelier 18開業僅半年便黯然退場;深圳的高端牛排館燃扒房也在去年歇業,顯示消費者對昂貴餐飲的需求正在下降。

「消費降級成趨勢」在家煮飯是常態

這些一線城市的高端餐飲業者接連倒閉,背後反映的是整體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降級不意味著人們不吃飯,而是更多人選擇自己下廚,減少外食

過去,人們習慣每週多次外食,光顧高價餐廳,但新冠疫情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中產階級承受更大壓力,消費行為趨向保守,用餐頻率下降,價格區間降低,即便外出用餐,也更注重性價比

「租金、成本壓力」小餐館經營更難了

除了消費趨勢變化,高額租金與食材成本上漲也讓小型餐館難以生存。在廣州、深圳、北京、成都等主要城市,熱門商圈出現大量餐飲店關門潮,即使過去人潮洶湧的夜市,如成都紅光夜市,如今也顯得冷清。

據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大型餐飲企業利潤暴跌88.8%,上海的住宿與餐飲業則出現7.7億元(約新台幣34.5億元)虧損,顯示即便是中國消費力最強的一線城市,餐飲業也無法倖免。

中國人「吃」的習慣正在改變

中國一直是全球餐飲業最發達的市場之一,每千人平均擁有七家餐廳,市場競爭本就激烈。當消費模式轉向更務實的方向,消費者開始習慣選擇更高性價比的食物與飲料,這一趨勢短期內恐難以逆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瑩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