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吐司是最危險醣分!日本醫學專家道真相:常吃這些不只易胖,罹癌風險也大增

2017-06-23 16:26
每天都在吃、看似平凡的白飯,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健康殺手!(圖/chia ying Yang@Flickr)
每天都在吃、看似平凡的白飯,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健康殺手!(圖/chia ying Yang@Flickr)

過去談到「瘦身」或「減重」,大家都是以卡路里(能量)為基準。許多人認為,從食物中攝取的卡路里,若高於消耗的卡路里,多餘的卡路里就會化為脂肪變胖。所以要抑制卡路里,不夠的卡路里就從體脂肪消耗,這樣就能瘦下來了。

可是,這個說法有很多事情無法解釋。

所謂的卡路里,是指「一克的水上升一度所需的熱量」。將食物「燃燒」時所產生的熱量數值化,就是卡路里了。把試管中的「燃燒」套用在人體的能量生成過程,未免太牽強了。如今談到減肥瘦身,應該要考慮「代謝的原理」才對。

人類不是「篝火」,不是卡路里越多越胖,越少越瘦。那麼為何卡路里受到重視?因為在過去糧食短缺的時代,卡路里是「生存所需的能量計算尺度」。但這個方法,在糧食充足的時代是有問題的。

錯誤斷食,使身體無法正常排毒

從古至今有一句俗語,人體是靠每天的飲食堆砌起來的。這句話說來簡單,除非是對飲食特別計較的人,否則很難有實際的體會。就算是專家也不例外,因此大家才會接受限制卡路里的方式。

利用運動來消耗卡路里燃燒體脂肪,和降低卡路里攝取來瘦身是兩回事。無可否認的,利用後者來瘦身,健康狀況絕對會變得一團糟。

持續限制卡路里攝取,卡路里一直處在缺乏的狀態,會造成新陳代謝的速度降低,打亂荷爾蒙的分泌。尤其是甲狀線荷爾蒙一旦降低,人容易疲倦,代謝也跟著變差,體質就愈來愈不容易瘦。嚴重的情況下,還可能引發健忘。

整天吃低卡路里蔬菜減重的人,肌膚有可能漂亮嗎?頭髮會有光澤嗎?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的材料,積極攝取蛋白質,才能避免肌膚產生明顯的皺紋和鬆弛現象。現今流行的斷食法,依我看也是有風險的。

斷食會促進體內的脂肪分解,使體內的毒素排出,雖說分解毒素是肝臟的職掌,不過我在前文也提過,缺乏蛋白質會影響肝臟的解毒機能。

萬一解毒不力怎麼辦?完全的斷食確實有辦法瘦下來,但危害健康的風險我們也應該要考慮。

為什麼會發胖?

一般來說,男性體脂肪率高於25%,女性高於30%就算肥胖了。

體脂肪分兩種,一種是潛藏在皮膚下,可用手指捏到的「皮下脂肪」;一種是包覆在內臟周圍,從外部看不到的「內臟脂肪」。這兩者都不是脂肪直接吸附上去,而是被吸入「脂肪細胞」的細胞膜內側,慢慢累積起來的。

換言之,肥胖是指脂肪細胞累積了大量脂肪的狀態。脂肪細胞幾乎是由「中性脂肪」組成的。

健康檢查時,要是中性脂肪的數值高於基準,報告就會標示出來。這是告訴你可能有代謝症候群或動脈硬化的風險,要多加留意。事實上,中性脂肪本來並非不好的物質那是人類活動必要的能量來源

此外,脂肪幫助人體維持一定的體溫,溫柔支撐著我們的內臟。必要的時候,脂肪也會被拿來作為能量。如果脂肪累積太多對人體不利,那為何人類還是累積過量的脂肪呢? (相關報導: 曾暴肥到92公斤、心臟出問題,醫生花20年悟出減肥關鍵:第一步就是丟光這個食物! 更多文章

請各位先遙想我們的祖先。人類的「肉食」起源自兩百五十萬年前,那是一種仰賴狩獵的生活。狩獵生活無法安定地確保糧食,抓不到獵物就沒有飯吃,無論如何都只能空著肚子,連去打獵的力氣都沒有。因此,人體進化成在體內堆積脂肪的構造,以面對沒有食物可吃的時候。當人體餓到一個極限,累積的脂肪就是可供使用的能源了。有了能源,人類又可以去打獵了。很遺憾的,累積脂肪的機制,是求生所帶來的演化。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黎明自辦重劃區涉弊!內政部:已要求中市府配合檢調
大國妄為,小國遭殃》川普退出巴黎協定 台灣的小島邦交國恐在100年內消失
臺虎精釀正式插旗台中!啜飲室懷舊翻新初登場
給個蕉代!香蕉價格大跌 農糧署:世大運將行銷台灣蕉
趨勢觀察》只有暫停下來,人才會開始思考…… 趨勢大師:人類正面臨近代最大轉折點
故弄玄虛,黔驢技窮》川普坦承:手上沒有我跟柯密談話的錄音
用愛轉動「心」世界公益音樂會 翻轉市民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Line假冒親友資金周轉 退休教師60萬積蓄差點被騙光
3000萬泡水!劍二飛彈未點火墜海 國軍2天2起飛彈發射凸槌
142公分小巨人鄧哲明獲獎無數,活出自我的價值
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吳敦義:確保中華民國尊嚴、反台獨
成藥的藥性比較溫和,怎麼吃都安全?這種可怕的迷思可能會害你沒命啊…
離職率幾近0!花10年打造人氣咖啡店,他:比起東西好喝,肯疼員工更是成功關鍵
為何台灣90%的人都要遷就較晚來台的10%人說「國語」?她這樣說明復興母語的重要性
48年日本頂級餅乾創辦人:「甜點有種神秘的力量,使人們微笑!」
環保署推「如廁後衛生紙丟馬桶」李應元:7年40億整頓5000座公廁
粉絲注意!「藏書小精靈」艾瑪華森又在這裡藏了100本書,下次會不會是亞洲呢?
進酒吧卻不知如何點酒?專家推薦經典款,這樣點準沒錯!
把名人畫進地獄圖裡受苦受難?古代插畫家好頑皮!打開道士教授的藏寶箱一探究竟
年改審查進入深水區,立院今起挑燈夜戰
如何因應中國打壓?賴清德引以色列總理建議:台灣對內應團結,自力更生
「微」科技專家學者齊聚高雄 用新興產業產業讓台灣接軌國際
原住民族語扎根補助計畫培訓家訪員,走入家庭守護原民文化傳承
《看見齊柏林》齊見台灣的心跳聲:透過他的心、眼和鏡頭,看見這塊土地的多彩
南韓民事法院一審判Hydis解雇無效!勞團:永豐餘不顧勞工,何壽川只顧洗錢
爽領大紅包!鄭崇華夫婦贈股 2子身價飆漲1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