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必須了解港澳?電影工作者一席話,直指我們無可避免的共同命運…

2016-10-30 08:30

? 人氣

牛奶計畫劇照。(圖/牛奶計劃劇組提供)

牛奶計畫劇照。(圖/牛奶計劃劇組提供)

及肩的黑長髮與粗框眼鏡,配上堅定的眼神與富有磁性的聲音,交織出一種文化工作者一絲不苟的氣息,和出版工作者的對社會責任的執著。她是小芬(化名),我地港澳電影節影展企劃。「香港與澳門帶有許多台灣的影子,三個地方的社會脈動某種程度上其實有蠻高的同質性。」小芬緩緩訴說從2014年逐漸萌芽,策劃港澳電影節的起心及動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芬認為從事紀錄片,最重要的就是藉真實的畫面,讓觀眾順著鏡頭中的影像敘事,找到另一個看世界的角度。當她在2014年開始接觸澳門的文化工作者,發覺原來相隔一條台灣海峽的兩地,在社會發展所衍生的問題竟如此相似。

回到台灣後小芬反思,香港、澳門與我們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是全世界少數仍使用繁體中文的地方,也在政經環境下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這些雷同之處,透過微觀與宏觀脈絡的爬梳,也屬於一種必然的處境。

她認為香港與澳門其實可以當作一面看自己的鏡子,也當作一扇看世界的窗口。「這樣的啟發如果只有我和少數人領會,真的太可惜了!」對於民眾與社會的責任感,從那時開始在小芬的血液中流竄著,促使她開始挖掘兩地大量的紀錄片,希望能從中找到各式觀點的電影,策劃一個影展,為台灣觀眾開拓更廣且深的視野。

宛如修羅道的獨立策展

在獨立電影發行工作多年,小芬提到要舉辦這樣的影展,在台灣現階段的環境,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我地港澳電影節最核心的目標,就是促成文化的交流,藉著每部片的視覺衝擊,為觀眾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當她試圖跟寫著一頁頁的企劃書去拓寬這條道路的可能性時,多數有能力提供資源的單位,常常陷在一種認知框架中 — 「把我們的片子帶出去才是交流,把國外的片子帶進來不算是!」

認定將本土影片導出國外市場的片商或出版商,比起將國外影片引進的,還要更具備投資價值。「要不是同仁和其他合作夥伴的支持,或許辦不成呢!」然而經歷一次次的瓶頸,並沒有打擊小芬策展的決心,「後來想想,拿不到的額度大不了就自己想辦法,看要募資還是要找其他資金投注的管道」,除了不想愧對自己的初心,小芬也想向其他對社會還懷有抱負的人證明,沒有完成不了的理想,只要有決心。

記錄香港青年覺醒的雨傘革命的紀錄片《未竟之路》。(圖/Vstory提供)
記錄香港青年覺醒的雨傘革命的紀錄片《未竟之路》。(圖/Vstory提供)

每一部片都是窗也是鏡

為什麼會命名為「我地」港澳電影節?其實「我地」即是粵語「我們」的意思,當初之所以以此二字命名,即是因為想呈現「三個地方的我們,都是同路人。」這個核心價值。因為這樣的同質性,小芬認為港澳兩地,更能讓我們鑑往知來,所以選片著重在呈現更廣泛的面向給台灣觀眾,從同一領域所衍伸創作的主題影片中,選擇一到兩部片作為代表。劇情或故事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每一部片都能展現獨立的視角,給觀眾不同的思考。後來總共從香港挑出了兩部長片,澳門則是五部短片,討論範疇包括從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式層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