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觀點:抵制華為需要全盤經濟思考

2019-02-15 06:50

? 人氣

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尼,目前已是亞洲第四大移動通信市場。早在2003年,印尼移動通信運營商EXCELCOM就與華為簽署設備供應合約,華為對印尼的影響力,也逐漸從經濟面擴大到教育合作。2016年印尼通信部與華為在雅加達成立創新中心,協助培訓印尼電商和指導移動網路運用。2018年3月,華為進一步與印尼12所高校簽署備忘錄,協助提供ICT培訓和站點實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顯而易見,亞洲各國早就和華為發展出千絲萬縷的合作關係,並非美國突然要求全面抵制就能夠立刻轉向。更重要的是,亞洲各國不但是華為設備或產品的買方,同時也有不少國家早已納入華為生產供應鏈,2018年華為半導體採購支出超過210億美元,僅次於三星和蘋果,成為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買家。換句話說,亞洲國家一旦決定作為買方抵制華為,也必須考慮一旦中國反向抵制,作為華為供應鏈成員所遭遇的轉單風險。

全球機器人四大廠商之一的安川電機因拒絕使用華為而損失慘重(取自安川電機官網)
全球機器人四大廠商之一的安川電機因拒絕使用華為而損失慘重(取自安川電機官網)

以經濟實力最強的日本為例,作為華為買方的軟銀集團,立刻表態力挺政府,將把既有4G基地站的華為設備,全部改為北歐愛立信和諾基亞。電信龍頭NTT DoCoMo也表示,將不會採購華為或中興產品。問題是,日本也有華為供應鏈成員,一旦華為反向抵制,恐怕很難不遭到衝擊。安川電機被譽為全球機器人四大廠商之一,2017年營業額272億人民幣,高達23%訂單來自中國,其中最大買家就是華為。安川社長笠原弘就坦承,一旦華為取消訂單,安川將損失慘重,光是日本宣布抵制華為當天,安川股價就大跌4%。

須強調的是,日本出口到中國比重,大約占總出口兩成,不少日本供應商技術高超,例如古河電氣的硬碟、廣瀨電機的連接器、村田製作所的陶瓷電容器、三菱電機、NTT雷射零件,華為並不容易在其他國家找到替代產品。反觀台灣,出口高達四成依賴中港、高達37%出口屬於資訊電子產品,相對於日本具有一流科技實力足以抵制華為,台灣不管就出口依賴或科技實力,恐怕都不具有高調抵制華為的條件。

中國證監會於36天內就批准郭名銘旗下的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掛牌上市。(郭晉瑋攝)

畢竟,光是華為每年在台灣的採購金額,就高達700億台幣,前50大華為供應商,台灣就包括鴻海(富士康名列第一)、華通電腦、聯發科、矽品、台積電,排名在50大之外的供應商還包括大立光、欣興、晶技等等。隨著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台灣政府一旦深陷其中,最後引發中國大陸政府的全力反制,到時候恐怕不只華為抵制台商,還可能連動到聯想、中興、小米等陸企減少對台採購,對台灣電子零組件產業,恐將造成空前衝擊。

事實上,隨著美中貿易戰日益惡化,目前已傳出中國大陸為了擴大內需市場,將要求企業提高國內採購比重,也可能為了阻止台商外移,要求原本對台採購的陸企轉向國內採購,或要求相關台商赴大陸生產。大陸對「進口轉內製」的執行力度,顯然將取決於兩岸關係的惡劣程度,對比其他亞洲國家,台灣抵制華為的積極程度,恐將成為大陸反向抵制的決策變數。

更何況,由於兩岸經貿關係緊密,台灣本來就是美中貿易戰、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的最大輸家。以2016年中國對美出口的前十名企業為例,竟有高達八家是台商,包括鴻富錦精密電子(鴻海)、達功電腦(廣達)、昌碩科技、名碩電腦(華碩)、仁寶、達豐電腦(廣達)等等。

面對2019年全球經濟趨緩的壓力,即使是美國最堅定的亞洲盟邦日本、韓國、新加坡,也都轉向「政治親美、避免對中攤牌」的左右逢源路線。台灣面對「出口高度依賴中港、科技實力尚待提升」的有限國力,恐怕也不宜高估自己,必須站在全局納入經濟思考,才能避禍求福。

*作者為立法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