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華專文:《尋愛綺夢》一種超越文字的魅力

2019-02-09 05:50

? 人氣

圖4:喬久內的【沉睡的維納斯】油畫。(作者提供)
圖4:喬久內的【沉睡的維納斯】油畫。(作者提供)
圖5:【尋愛綺夢】插圖中沈睡的維納斯。(作者提供)
圖5:【尋愛綺夢】插圖中沈睡的維納斯。(作者提供)

然而,喬久內對【尋愛綺夢】的認識,可能並不止於圖像元素的吸收轉換。他那幅被稱作西方第一幅風景畫的作品【暴風雨】(圖6),大約完成於1508年,因為畫面中哺乳的女子與她對面那名男子的謎樣身份,引起歷代人士的揣測猜疑。喬久內的作品以其詩意的憂鬱與優雅著稱,被視為威尼斯藝術的明日之星,卻英年早逝(32或33歲)。【尋愛綺夢】主角的悲劇(作者認識的女子死於瘟疫,因而書中的夢境,可以說是作者對自己愛人的不捨與緬懷),同樣也發生在喬久內身上。據義大利畫家與藝術史家瓦薩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記載,喬久內的愛人不知自己已染上瘟疫,喬久內一如往常探訪,因而感染,旋即去世。學者透過寓意研究,發現【暴風雨】和【尋愛綺夢】有著意想不到的關係。畫面中兩根斷裂的石柱,可以拿來和作者法蘭契斯可・可隆納(Francesco Colonna, 1433/1434 – 1527)的姓Colonna(石柱)比附,母親和小孩的意象,與書中大地之母維納斯抱著嬰兒丘比特的雕像插圖(圖7),可以等同起來。而那名拿著木杖的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尋愛綺夢】的主角波利菲羅(Poliphilo),在夢中他和女主角寶莉雅最後的結合,維納斯和邱比特可說是關鍵。至於【暴風雨】中那看似寧靜,卻已然預示風雨的田園風景,和【尋愛綺夢】企圖蛻變新生的精神不謀而合。也許,在威尼斯的藝文圈子中,喬久內和【尋愛綺夢】的作者可隆納,很有可能有些交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圖6:喬久內風景畫作【暴風雨】。(作者提供)
圖6:喬久內風景畫作【暴風雨】。(作者提供)
圖7:【尋愛綺夢】書中大地之母維納斯抱著嬰兒丘比特的雕像插圖。(作者提供)
圖7:【尋愛綺夢】書中大地之母維納斯抱著嬰兒丘比特的雕像插圖。(作者提供)

提香應該也很熟悉【尋愛綺夢】。他的喬久內的關係,可能是師徒,也可能同時受教於另一位威尼斯的大師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 約1430 – 1516)門下,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繪畫技法相似,也曾一起為威尼斯的德商會堂(Fondaco dei Tedeschi)創作壁畫。喬久內死後,提香還幫他完成多幅未竟的畫作。現代學者的研究有了新的取向,原本被視為喬久內創作的【沉睡的維納斯】可能完全出自提香之手,那【尋愛綺夢】中沈睡的維納斯看來就會是提香偏愛的一個題材。提香另一幅大約完成於1551年的【帕爾朵維納斯】(Pardo Venus),畫中維納斯的姿態幾乎與【沉睡的維納斯】一致(圖8),旁邊掀起白紗的羊神,似乎又帶我們回到【尋愛綺夢】那張木刻插圖的場景。這種躺臥的維納斯姿態,被提香重複使用在其他的作品中,如1534年的【烏比諾維納斯】(Venus of Urbino)(圖9)、1550年左右的【維納斯和音樂家】及1544-1546年的【達那厄】(Dana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