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先「造假」再「打假」,如何取信於民?

2018-12-25 07:10

? 人氣

關西機場事件痛失一位外交官,駐日代表謝長廷追打假新聞却有理說不清。(顏麟宇攝)

關西機場事件痛失一位外交官,駐日代表謝長廷追打假新聞却有理說不清。(顏麟宇攝)

假新聞害慘了民進黨,在1124大敗,難怪政院要趕緊提出制裁「假新聞」法案想來制止歪風。一時之間打假之風雷厲風行起來,馬上查到了關西機場大陸駐大阪人員派車接走受困的中國旅客,相形之下台灣駐日官員被指無所作為,一位台北大學學生派查出是放假消息的源頭(此案是由謝長廷代表檢舉)。於是外交部與駐日代表謝長廷就抓住這個案例,來大打假新聞,一時間好像還給了謝代表「清白」(謝代表說是還給蘇處長清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問題是前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的遺孀出面強調蘇之死並非因假新聞而是「以死明志」(遺書表明「不想受到羞辱」,不願「最後蒙受他人強加之汙點」才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來捍衛名譽)。讓民進黨將此事主打的「假新聞」政治運作馬上遭到打臉,謝代表更是有理也說不清!

事實上,9月14日早上蘇處長之死,外交部與謝代表的動作都沒有針對輕生一事詳加調查之後再發言,反而馬上以NHK電子新聞所報導的「遺書提及不堪外界的批評感到痛苦」,(北市新科議員游淑慧把NHK當時的報導調出,日文內容譯出應該是「家中留下了給親人的遺書,在遺書中,對在關西機場封鎖時,對待台灣旅客的處理方式,受到『批判』而深為所苦。」並無「外界」的字眼。)顯示謝代表與外交部根本沒有看過蘇的遺書內容,認定日本檢方看過遺書,所以NHK才會有這樣的報導(事實上NHK並無如此報導),進而沒有向家屬與NHK查證就採信並且引為蘇處長之死的主因,而把整件事推斷為「假新聞」造成的悲劇。(這裡出現的落差就是外交部與謝代表,假藉NHK的報導,進而「扭曲」其意,就有明顯「造假」之嫌,主要用意就是要把蘇處長之死完全推給「假新聞」惹禍,企圖開脫外交部與駐日代表處的責任。)

20180914-立委王定宇14日在臉書po出一張蘇啟誠最後的官網身影。(圖/取自王定宇臉書)
20180914-立委王定宇在臉書po出一張蘇啟誠最後的官網身影。(圖/取自王定宇臉書)

而今處長的遺書會說話,還有他的通聯記錄中有一則蘇處長與台北涉日一級主管通話,內容也經遺知情人士透露正是要記蘇處長的過,調回台北;並且要讓大阪處今年全體考績丙等,這樣地處置顯示外交部同樣沒有詳查,就做出了要「懲處」的命令。沒想到這正是「逼蘇處長走上絕路」的最關鍵談話。(外交部與謝代表都否認有這一通電話,說是名嘴製作出來的假新聞,這個疑點卻不見到相關單位的澄清,讓整個事件更加「混沌」。)

如今不但這段關鍵談話曝光,有媒體還挖出,知情人士今透露,打電話給蘇的是外交部涉日一級主管,這位主管大罵蘇這樣子害死大家、外交部跟上面,加上選舉快到了,會讓選情很難選。若是整合在一起來看,外交部與謝代表當時的處理態度根本就是想拉蘇處長來做「代罪羔羊」(普悠瑪出軌事件,執政黨同樣操作讓司機員成了第一時間的肇事禍首,等到通聯紀錄曝光,才知司機根本是邊走邊排除故障,根本無暇事事兼顧,才造成了慘劇。)拉基層與第一線來扛責,沒有別的只因為選舉在即,怎麼可以讓這些意外干擾民進黨選情呢?(執政黨始終都是選舉考量優先,對於人命關天的責任調查與究責完全不求真相與事實,這不是把基層與外館的人員不當做人命來看,只顧自家、自己黨的生存發展,怎麼敢把真相公布?)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謝代表提七點說明並且要提告羅智強,還有外交部也只是表示「充分理解並尊重家屬」,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人命關天與榮譽至上的大事。謝代表在國內「抓到」散布關西機場的「假新聞」游姓大學生時(南投地院審理以「謠言內容未造成民眾生命威脅,不符《社會秩序維護法》要件,最後裁定免罰」。)謝代表先是在座談會上表示,還給蘇啟誠處長清白了!後來又在臉書上反問:「游某內心會自責不安嗎?大眾會自我警覺而檢討嗎?」從頭到尾都是鎖定蘇處長之死就是假新聞惹的禍!

在此想要問的是:(1)蘇處長的遺書既然已提到「不想到受到羞辱」白紙黑字,外交部光是一個理解與尊重就不處理嗎?若是外界造成的「羞辱」那就是假新聞殺人,外交部難道不追究下去?但是遺孀和友人都表明是外交部在處理關西事件時,內部的檢討之聲不斷,換言之來自台北上級的壓力,明顯地就是導致蘇處長輕生,外交部相關主官與主管真的都沒有責任?這個問題若是說不清楚,怎麼可能還給蘇處長真正的清白呢?

(2)謝代表的七點聲明,在在反映出他與蘇處長之死沒有任何牽連,若是有  的話那都是「假新聞」,應該馬上去追查假新聞來源。若是回到當時現場,駐日代表在燕子颱風重創關西時,並沒有馬上趕去大阪處理此事,而是自己在東京去見他們的首相,大阪有大阪處的人在處理,大阪離東京有572公里。理由看似很正當,不過在機場受困的台灣旅客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明,會打電話到駐日代表處就是希望有人能幫忙解決受困的問題,謝代表不但遲了到現場安慰與幫助,還用五百公里來做為理由來表明自己並沒有怠職。若是台灣旅客如是反映,顯然針對地是駐日代表處,而非大阪處,謝代表當時的說法裡就提到大阪處是由外交部派駐與管理,與他沒有直接關係!所以說,謝代表打從事發開始好像就沒有把台灣旅客受困關西機場當做嚴重的問題,認為只要由大阪處處理就可以了,卻沒有想到網路上出現大陸方面派車接走受困陸客還順便帶了台灣旅客,這下子讓在東京的他與台北緊張起來,趕緊奔往大阪要處理。可是間已經延遲了!怨聲已起!是不是為了安撫受困同胞,需要給全國一個交代時,就把責任往大阪處扣下去呢?

(3)謝代表一再提到他是蘇處長輕生後看了NHK報導,同時表示蘇處長的檢討報告是在輕生後五天他才收到,這時候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受困旅客處理問題了!而是外交部與駐日代表處對於大阪處全體的處理了!對於蘇處長的心理與精神狀況,拉了一位醫師來說明蘇處長情況不是很好,那麼想要問的是謝代表為何會有這樣的觀察?若是觀察到了蘇處長情況有異,為何沒有適時關懷他,反而讓悲劇發生?從蘇處長的遺書與遺孀透露出來的訊息是蘇處長真的很難過,難過到要「以死明志」,而這份遺書不正透露出上級長官在處理整件事可能出現「誤失」,而這樣的「誤失」卻要大阪處來承擔,這是不公平的,身為處長的他沒有別的路可走了,只有在寫完檢討報告之後,向長官與國人做一個「明志」的交代。謝代表和吳釗燮部長卻是以「假新聞壓垮蘇處長」來哀悼他並且以此為整件事定調,(明顯地謝代表與吳部長根本沒有看到這份遺書,所以才理所當然用「假新聞」來定調,不然的話就應該立刻處理謝處長的「以死明志」可能會引爆的更大風波。)

問題是蘇處長馬上就要與謝代表開例行的6處協調會,這個是早在6月就排定的會,他會選例行會在這時候輕生,不是很奇怪嗎?在東京與台北媒體報導中紛紛點出這是場「檢討會」並非例行會,而蘇處長也寫了檢討報告,不正表示謝代表要主方的正是對大阪處的「檢討會」嗎?外交部與謝代表不是早就有定見要去「處理」大阪處嗎?(謝代表臉書中強調9/15這次的協調會,是「各處橫向聯繫部分,是因為從災害中取得經驗跟教訓,希望加強各處之間支援跟經驗的交換,這是一個協調性會議,不是追究責任的會議。」謝代表認知和蘇處長有明顯差異,更何況特別選在大阪召開,像似更有針對性,若是真的只是災後經驗與教訓的交換意見,為何還要有一份大阪處的檢討報告呢?寫好了的這份檢討報告為何在蘇處長死後五天才交到謝代表手上?)

20181130-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半島電視台專訪表示,台灣是成熟的民主國家,實質上是獨立的。(截圖自Al Jazeera English@youtube)
蘇啓誠事件,外交部迄今提不出完整的報告,到底有沒有羞辱電話也說不出所以然。圖為外交部長吳釗燮(截圖自youtube)

總之,這麼多問題中的問題,亟待釐清;謝代表與外交部怎麼能夠還用輕描淡寫的「假新聞」來處理呢?到目前為止,外交部與謝代表口中的「假新聞」定義都是他們自己說的,對於媒體來說,他們在報導過程裡不斷地在查證,為何在第一時間,外交部與謝代表沒有詳細說明?從一開始若是發現網路上有「謠言」出現,為何不趕緊發布最正確的訊息告知國人?更重要的是謝代表為何沒有在第一時間就幫忙大阪處處理受困的台灣旅客,用行動來平息謠言,讓受困國人早日返台,若是第一時間就做了這樣的處理,何必還怕大陸方面有任何動作呢?顯然謝代表在危機處理上是有該負責的地方。(問題是從事發至今一直都沒有看到謝代表有這樣的自覺與檢討。)

等到中國的介入,或者該說網路傳言散布開來之後,事態嚴重,外交部與謝代表才有積極動作,然而,台灣在這樣的危機處下明顯落後且落人口實。追究責任大阪處首當其衝,駐日代表處與外交部難道就沒有責任嗎?問題是外長與代表卻有沒有像小英一樣「一肩扛起所有責任」呢?於是我們才看到「假新聞」成了殺死蘇處長的最後那根稻草,他想要明的志與不願被人汙名化而交付生命的行為,同樣被謝代表口中的「假新聞」給淹沒了,臨了還抓了個散布「假消息」大學生來還給蘇處長一個「清白」,問題是真相根本不見了!如何還蘇處長的清白呢?

到目前為止,執政黨打假新聞根本就是政治操作,不去詳查事實真相,不去針對意外事故與處長之死認真檢查問題與改善,只知保官只知保護民進黨自己的利益,把責任完全推出去給基層,理由都是假新聞所造成,卻不知民進黨政府自己在事件中已經在發布未經詳查的「假新聞」!一個只知製造假新聞的執政黨,又在推動打假新聞立法,不是很荒謬,就是從頭到尾都在做假,這樣的執政又心能贏得人民的信服呢?小英總統迴廊談話想塑造自己成為不一樣的總統,為何不從大阪處長之死查個清楚,還原真相,建立真正的責任政治做起呢?

*作者為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