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歷史教學的挑戰

2018-11-11 07:00

? 人氣

如何將歷史的價值「究竟歷史回答了什麼問題?反映了甚麼事情?有什麼意義?」將是當代歷史教育的重要挑戰。(取自Pixabay)

如何將歷史的價值「究竟歷史回答了什麼問題?反映了甚麼事情?有什麼意義?」將是當代歷史教育的重要挑戰。(取自Pixabay)

一年前,社會科新課綱發布引起了社會大眾關注,其中歷史科將更加確立「批判式」歷史訓練融入到課堂上的重要性,嘗試通過課堂上共構的關係,使師生思考「如何認識過去」並進一步探討以下幾個問題:1.「誰的歷史?」2.「誰寫的歷史?」3.「誰留下的史料?」,[1]而今天,本文將聚焦於「如何認識過去」這個從古到今不斷辯證的議題,突顯歷史教學的挑戰所在。首先我們可以將目光放在十九世紀的西方史學身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十九世紀在西方史學一般被視為史學的「黃金時代」,史學的研究在此一時期發展至前所未有的情況;她取代了文學、神學的傳統地位,而與自然科學相拮抗。不論她表面派別的分歧,共同的治史信念則是:歷史主義。[2]也就是說,儘管方法不同,技藝與關懷對象有異,史家宣稱:「『歷史』與『過去』是連繫在一起的,透過史家,人們得以窺探過去發生的事實,進而發現存在於世上的真理」例如威科(Vico)相信歷史是在上帝的天佑旨意下進行,人類本性僅能從歷史的過程去探尋,現代人能透過「同情的了解」知道過往人的真意[3],而赫德(Herder)相信歷史是進步的,歷史不該帶有時代的價值或是自己的成見,且可以藉由史家的解釋得到客觀的真理,[4]或是蘭克(Ranke)致力於普遍史建立,民族、國家、政治、權力的關懷,[5]歷史學家的任務「僅在如其事而直書」。[6]

轉過頭來將目光放在中國史上,同樣我們可以注意到,司馬遷重建中國古代近三千年的歷史,係基於文獻。文獻散亂,大量聚集、精心分析,能見歷史。文獻不全真,亦非盡偽。史官及時記載天下事,豈能事事偽造?文學作品、哲學載籍,史學家藉之而呈現文士哲人風采,寧為虛構?古物遺留,最近歷史,檔案真蹟,事實所繫。盡量網羅相關文獻,參伍錯綜以求其是,近真歷史,自此顯現。[7]或是如傅斯年所說:「近代的歷史學只是史料學」,他相信材料越齊全,方法愈精確,歷史研究可以獲得近乎自然科學的真實知識。[8]傅斯年宣稱:「本所(史語所)同仁之治史學,不以空論為學問,亦不以『史觀』為急圖,乃純就史料以探史實。」[9],也就是說,做得越細緻,使用的史料量多質美且新,則歷史與過去實際上是沒有區別的,「歷史」的好壞從來就只有史學技藝(方法)的純熟與否,沒有真不真實的問題。

不約而同的,史家們相信「過去」是如水壺放在桌上一樣的實存,是「就在那裏」等著被發現,歷史學者的工作是透過史料文字的研究「發現」過去,而所謂的「歷史價值」,在於史家所呈現的「歷史」是否能精準反映「過去」的面貌與真實性,「歷史」即是「過去」,這之中並不存在多少雜質,就算有,也只是反應史家技藝的不精罷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