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賴清德勇於大內鬥卻不敢面對川普

2025-03-22 06:40

? 人氣

總統賴清德出席「2025年玉山論壇」開幕式。(劉偉宏攝)

總統賴清德出席「2025年玉山論壇」開幕式。(劉偉宏攝)

訊息1:美國總統川普自認為他所推出關稅政策奏效,特別拿了台積電魏哲家帶著2,000億美元前來投資。他強調魏哲家若不這麼做,就必須支付巨額關稅,以取得銷售晶片的特權。原本台積電赴美擴廠投資只開出1000億美元,卻被川普大嘴巴再加了1000億美元。請問台積電如何回應川普如此說?再者,賴政府又如何來面對川普的如此予取予求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訊息2:有日本半導體政策推手之稱的日本前眾議員暨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Akira Amari)在3月17日在玉山論壇表示,「川普希望供應鏈從頭到尾都在美國國內,我要說這件事情不可能。」他的論述重點在於隨著半導體產業高階化,從以往開發設計掌握半導體命脈,如今已是下游的製造占據更重要角色,全世界能做出高度精密製造的只有台積電。儘管甘利明如此說, 但是川普就是要硬幹,那麼問題是當台積電的人才逐一移往美國,在美積電形成新的部落,而相關產業不會前往設廠嗎?請問賴政府如何因應這樣的產業大外移?再反過來台積電即便在台還繼續投資能有美積電愈來愈大的規模嗎?

很明顯地,賴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更沒有對策來因應川普帶來的變局,賴政府任內註定四年的經濟發展都會陷入逐漸失去台積電的加持而帶來的「停滯」甚至「衰退」。

現況1:3月13日賴政府突然開了國安會議,賴親自說明他的「國安十七條」。請檢視一下賴在2月14日因應川普與國際變局的國安會議提出了優先推動三大工作:一、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國防預算達GDP3% 以上目標。二、因應半導體產業發展,強化台美溝通,增進彼此更多的理解創造共同雙贏。三、在區域及兩岸情勢上,希望台美關係的發展持續提升,提出「三個不變」捍衛國家主權及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決心不變。前兩項是因應川普的,完全是概要式的論述,不痛不癢,談不上有怎樣周詳與細致的對策,因為只有「等待川普發話的感覺」,全然沒有自己的想法與應變的策略。可是賴17條一出,民進黨與行政院各部會馬上動起來,戰鬥氣氛馬上走上街頭,讓人不得不懷疑,這麼有行動力的民進黨執政黨,卻在面對川普的關稅壓力完全像病貓,應是別有所圖吧?!

現況2:立法院3月11日院會中,藍委徐欣瑩質詢時質疑政府一直「賣慘」,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對她質詢內容別「裝傻」,卓揆竟嗆「我沒有裝,我本來就傻!」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將每個部會首長叫上來問,大多數部長都坦承預算比去年多10%以上,直批如文化部長李遠等稱變少,公然說謊。2月10日賴總統召集五院首長舉行首次的院際協調,與會立法院長韓國瑜也於會後表示,他承諾送出總預算案審查報告前,會召集朝野黨團協商,解決各院預算被刪減的狀態,並呼籲行政院不要對總預算案提出覆議,也希望賴總統呼籲各方停止大罷免。結果呢?在朝野協商中民進黨團就是要破局,後來卓揆還是提覆議案,如今監院還要提釋憲。藍白已釋出善意,而且韓院長還提出可以用追加預算的方式來「補救」,但是這一路走來,執政黨全然不採取協調溝通的正向運作,反倒是不斷指責在野亂刪。完全無視主計長陳淑姿3月12日公開說,立法院三讀通過的預算,今年比去年足足多了新台幣1368億元,直接打臉行政院長卓榮泰與執政黨。不斷造成總預算的「窒礙難行」 顯然是執政黨自己,卻把這一切政治責任全都推給在野立委,顯然賴政府如此顛倒是非是別有圖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