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病友別為錢發愁了!新一代ADC納入健保給付 年省146萬藥費

2025-03-19 19:36

? 人氣

健保署今年2月將新一代的ADC納入給付,提供給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二線治療,約有1200名病友受惠。(黃天如攝)

健保署今年2月將新一代的ADC納入給付,提供給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二線治療,約有1200名病友受惠。(黃天如攝)

6旬阿美姐3年前因乳房硬塊異常變大,就醫確診為第四期HER2陽性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與骨頭。歷經標靶組合與臨床試驗,效果皆不如預期,只好自費使用新一代ADC(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s),雖然阿美姐病情因此控制,卻為每個月高達146萬元的藥費發愁不已。現在跟阿美姐一樣的乳癌病友不必再擔心了,因為今年(2025)年起,健保已正式將ADC納入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預計將幫助近1200名乳癌病友獲得延命的機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依國健署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診斷乳癌人數已超過1萬7000人,死亡率卻持平不降。2023年有2972人因乳癌死亡,相當於每天有8人死於乳癌。

為提高乳癌病友的存活率,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感謝健保署參考國際指引與台灣乳癌醫學會建議,自去年開始陸續新增或擴增給付不同的乳癌藥物,今年2月也將新一代ADC藥物的兩個適應症納入給付,一是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另一則是手術無法切除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ER、PR陰性且HER2弱陽性乳癌的治療。

ADC抗癌藥物 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表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全身性治療藥物,主要包括化療、標靶治療,以及近年被視為乳癌治療新突破的ADC藥物。其中ADC是結合抗體與化療藥物,利用標靶精準的專一性,將化療藥物帶入標的癌細胞,釋放毒素,並毒殺癌細胞。ADC常見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疲倦、白血球低、貧血等,較嚴重的副作用發生率較低。

目前國內外乳癌治指引,皆建議新一代ADC藥物為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第二線治療首選(第一線用藥為雙標靶+紫杉醇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ADC藥物所攜帶的化療藥物具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可以穿透腫瘤細胞膜,毒殺鄰近癌細胞,引發「旁觀者效應」,進一步擴大治療範圍。

曾令民說,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病友在第二線治療,若使用傳統ADC藥物,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中位數不到1年;而接受第一代ADC藥物治療則可延長至近2年半,大幅突破治療困境。

我國乳癌患者好發於45至64歲 健保署擴大給付至少6項新藥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國內每年平均約有88萬名癌友在接受治療,其中乳癌病友就占了18萬;且我國女性乳癌好發於45至64歲,不僅是國家社會重要生產力,也是家庭中育幼扶老的珍貴勞種力。因此,健保署對乳癌的投資不遺餘力,光是去年到今年就有至少6項乳癌新藥擴大給付或新增給付的政策起跑,總投資總金額約17億元,約有7000人受惠。

石崇良更透露,乳癌醫學會引頸期盼的癌症免疫治療法(IO)也是我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的最後一塊拼圖,預計今年(2025)上半年就會同時納入乳癌、肺癌及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今年所有藥物都會到位」;下半年健保署要推的就是「論質計酬方案」,藉此鼓勵做得好的醫院,也要督促仍待加緊腳步的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