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和蔡英文這兩位前後任總統行事作風迥異、更曾因英賴之爭導致兩人相敬如冰,然而,賴清德之前出席哈利法克斯台北論壇,面對川普2.0巨變所提出的因應對策,卻和蔡英文時代如出一轍,當「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已成國際媒體的焦點時,賴清德的發言著實令人有時空錯置之感。
大談集權國家集結 賴清德和川普活在平行時空
賴清德當日發言有兩個重點,第一、俄羅斯、北韓、伊朗、中國等極權國家持續集結,民主陣營應該更團結;第二、台灣要組成非紅供應鏈。
這段談話和當前的國際現實有很大差距,賴清德彷彿和川普活在平行時空,實況是,川普急於結束俄烏戰爭,除了強要烏克蘭天然礦產資源外,不給任何安全承諾,更極度羞辱澤斯基之能事,完全買單俄羅斯侵入烏克蘭的說詞,責怪是烏克蘭挑起戰爭;日前為紀念俄國侵入烏克蘭三周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烏克蘭提出的譴責俄羅斯決議,但美國與俄羅斯、北韓聯手投下反對票,這完全逆轉美國過去的投票行為,美國選擇和集權國家站在一起;也許會有論者認為,川普拉攏俄羅斯可視之為「聯俄制中」,此說可能言之過早,但至少在川普的現實外交中,絕不是以民主和集權來二分,台灣所鼓吹的民主在川普眼中不再是加分;第二,經過過去幾年的中美科技戰中,台灣的現狀早就是「「非紅供應鏈」,只有28奈米以上晶片才容許到大陸,川普政府目前步步進逼的是要高階晶片「回到」美國,換句話說,當台灣聽從美國大哥的話完成「非紅供應鏈」目標後,美國再進一步要台積電的核心技術,這個是過去幾年台灣民心依靠的矽盾,台灣若沒有矽盾,在川普眼中還有防衛的價值嗎?
持平而言,即使二戰後以美國為主的國際架構,傳統的大國政治仍扮演關鍵角色,例如,為了拉攏印度圍堵中國,美印過去幾年強化雙方關係,但表面上屬於民主陣營的印度仍然和俄羅斯維持緊密互動,並非完全以美國馬首是瞻,印度政府疑涉派人到加拿大暗殺錫克教領導人、派人到美國監視錫克教人士,但美加這些民主同盟的政府過去對印度的譴責相當微弱無力;美國歷任政府的主要不同在於,川普完全不要軟實力的包裝,而是赤裸裸、弱肉強食的利害外交。
川普2.0幾乎對所有的國家領導人都帶來挑戰,但對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川普的美國政策大轉向卻帶來更多層面的衝擊,台灣長期親美,將自己塑造成美國支持的政府,從馬英九時代到蔡英文時期,都是選舉的票房保證;蔡政府時期更將親美發揮到極致,可說對美國政府百依百順,從開放萊豬到推動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台灣政府不但沒有任何向美國口說不的膽識,對內更炮製「疑美」罪名;對民進黨政府而言,「疑美」和「親中」是兩頂最有用的帽子,過去,任何討論懷疑美國協防台灣決心的論點都會被羅織「疑美」的罪名,在民進黨的推演下,「疑美」就等同「不愛台」,這些帽子逼使在野黨和媒體噤聲,長期也讓台灣人無法面對真相形成共識,川普2.0的衝擊至少有一個優點,那就是逼使大家面對殘酷的現實,換句話說,現在才是真正要「疑美」的時刻。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就是典型的「疑美」言論,民進黨政府的偽善就表現在此,一方面藉著吹捧澤倫斯基來類比塑造自己的抗中形象,但是過去任何拿烏克蘭和台灣類比的討論,馬上就會被祭出疑美不愛台的大帽子,一直到此刻,川普急著逼烏克蘭和談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也成為台灣難以逃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