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看OpenAI的「聲音竊盜案」:讓人想起矽谷的無情、傲慢、唯利是圖

2024-05-24 18:00

? 人氣

雲端情人劇照(圖/DC FILM SCHOOL影製所 提供)

雲端情人劇照(圖/DC FILM SCHOOL影製所 提供)

「快速行動,打破陳規」是年輕的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二十年前提出的座右銘。這句話至今依然縈繞在科技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句話象徵著矽谷最糟糕的一面:無情的野心和令人驚訝的傲慢,不計後果、唯利是圖的創新。

本周,當好萊塢女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與「開放式人工智慧平台」(OpenAI)發生衝突時,我想起了這句話。喬韓森女士聲稱,她和經紀人都拒絕讓她為「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的新產品配音,但當新產品亮相時,聲音卻非常相似。OpenAI否認這是有意模仿。

這正是創意產業所擔心——人們被模仿並最終被人工智慧(AI)取代的典型例證。

這一切都與昔日那些獨斷專行的矽谷巨頭如出一轍。將尋求寬恕而不是許可作為非正式的商業計劃。

2024年的科技公司非常希望擺脫這種名聲。

而OpenAI並不是從那個模子裏塑造出來的。它最初是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將任何額外的利潤投入到業務中。

2019年,當該公司成立營利部門時,公司表示其將由非營利部門領導,投資者的回報將有上限。

並非所有人都對這一轉變感到高興——據說這是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決定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去年年底,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突然被董事會解僱,其中一種說法是他想進一步偏離最初的使命。但我們無法確定該說法。

不過,即便OpenAI變得更加以利益為導向,它仍必須正視自己的責任。

宛如噩夢

在政策制定領域,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災難來臨之前,需要制定明確的界限來約束OpenAI這樣的公司。

迄今為止,AI巨頭們基本上都是紙上談兵。在六個月前舉行的全球首屆AI安全峰會上,一群科技公司老闆簽署了一份自願承諾書,承諾創造負責任、安全的產品,最大限度地發揮AI技術的優勢,同時將其風險降至最低。

他們所說的風險宛如噩夢,如同《終結者》和《末日侵襲》的場景一般,AI走向失控並摧毀人類。

上周,一份由30位獨立專家組成的英國政府報告草案得出結論稱,「尚無證據」表明AI可以製造生物武器或實施複雜的網路攻擊。

報告稱,有關人類失去對AI控制的可能性「極具爭議」。

本周早些時候,當峰會再次召開時,「安全」一詞已從會議標題中完全刪除。

該領域的一些人早前就表示,AI工具帶來的更直接威脅是,它們會取代工作或者無法識別膚色。AI倫理專家魯曼·喬杜里(Rumman Chowdhury)博士說,這些是真正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