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電價凍漲就是政治、非專業,有問題嗎?

2024-05-07 07:20

? 人氣

至於那些義正詞嚴痛批在野黨電價凍漲決議不專業、不公平的民間團體,在民進黨凍漲電價多次、為期數年時,似乎看不到他們激動、痛責凍漲政策的身影,難怪有人會譏諷那些民間團體已成綠營的「附隨組織」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甚至更擴大視野來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本身,就是一個去專業、百分之百的政治決定。這個能源政策是以反核、全面廢核為出發點,但無論是從能源專業、或是從科學或科技專業來看,全面廢核都難稱專業,全球也只有德國與台灣選擇廢核之路,歐美先進國無一例外續用甚至擴張核電,顯然那些「危險、滅絕人類、廢料無法處理、遺禍萬年」等廢核理由都不被這些先進國家接受,那些都非專業、純粹只是一項「政治決策」。

既然電價凍不凍漲、甚至能源政策的廢核還是用核電,民進黨都早已把其操作為一項純政治決定時,現在就不必厚顏的說電價凍漲的專業與否了;再想想台電虧損數千億、員工年終獎金猶可「領好領滿」;台電高官能為反核辯護到指責台電蓋的核四「安全有問題」,還有總經理的辭職又馬上被慰留,外界搞不懂是「一切為台電」還是官位,有那個事情是專業、非政治?某個角度而言,在野黨通過電價凍漲案,只是用來「噁心」綠營罷了,落實與否反而是次要。

但賴政府該深思、多想想了,這很可能只是第一步而已,在野黨是可能、也可以繼續透過各種修法,一定程度上拿到決策權,例如:硬是把電價漲跌權力變成要立法院通過才能實施。

未來能源與兩岸政策會是朝野重要攻防點,綠營或許可靠「賣芒果乾」、反中護台等護衛其兩岸政策,但能源政策則看不出綠營有什麼「絕活」可應對,特別是全球對核電的支持日益抬頭時,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的正當性流失到所剩無幾時,連賴清德的行政院長「候選人」和碩童子賢都說「支持核二、三延役」、「核電占3成電價可降3成」時,綠營堅持的廢核能源政策,還有多大的意義?還能堅持多久?又憑什麼痛斥在野黨的作法是「政治凌駕專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